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划分标准
一、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划分标准
关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区别界定,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关键因素:首先,机动车是指依靠动力装置驱动或牵引,在道路上行驶的供人员乘坐或用于运输物品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其次,非机动车则是指依赖人力或畜力驱动,在道路上行驶的交通工具;最后,尽管有些交通工具如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配备了动力装置,但只要其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均符合相关国家标准,便会被归类为非机动车范畴。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条
国家对机动车实行登记制度。机动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尚未登记的机动车,需要临时上道路行驶的,应当取得临时通行牌证。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相撞责任划分提醒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发生对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如果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承担责任存在如下情形:
1.机动车一方负主要责任的,承担80%;
2.机动车一方负同等责任的,承担60%;
3.机动车一方负次要责任的,承担40%;
4.机动车一方无责任的,承担10%;
5.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在禁止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过的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无责任的,承担5%;
6.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三、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流程是怎样的提醒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事故处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于事故的损失应当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
二、非机动车怎么处罚
依据相关法律,电动车辆如经过合法注册和申请,将被视为非机动车辆对待。
对于此类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出现逆向行车的行为,将会给予严厉的20元罚款惩罚。
同时,对于行人、乘客以及非机动车辆驾驶员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中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违规行为,也会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警告或罚款,罚款金额从5元至50元不等;若非机动车辆驾驶员拒绝接受罚款处罚,则有权对其所驾驶的非机动车辆进行扣押处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