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签了劳动合同想走怎么办

合飞律师2周前 (03-16)普法百科4

一、签了劳动合同想走怎么办

签了劳动合同后想离职,需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若处于试用期,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即可。通知方式可以是书面形式,如提交;也可以是其他能有效送达的形式,如电子邮件等。

若已过试用期,正式员工需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应包含离职原因、离职时间等明确内容,并送达用人单位相关负责人。

若用人单位存在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等法定过错情形,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提前通知,还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需注意,劳动者应按照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办理离职手续,做好工作交接,以避免因离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而承担赔偿责任。

二、无劳动合同受伤找谁赔偿

在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受伤,可按以下情况确定赔偿主体:

若能确认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职工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受伤,属于范畴。此时应先申请,确认劳动关系。确认后,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认定为工伤后,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向用人单位主张工伤保险待遇赔偿,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等。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全部工伤保险待遇费用。

若无法认定为劳动关系,而是劳务关系,提供劳务者在劳务过程中自身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责任。提供劳务者可向接受劳务一方主张赔偿,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护理费、等合理费用。

总之,没有劳动合同受伤后,要先确定法律关系,再通过合法途径向相应责任主体主张赔偿。

三、未签劳动合同受伤怎么补偿

在未签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受伤,可按以下情形主张补偿:

一是确认劳动关系。虽然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如果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可通过仲裁等方式确认。比如有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能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

二是认定工伤。在确认劳动关系后,受伤职工应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工伤认定,一般由用人单位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申请,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申请的,职工或其近亲属等可在1年内申请。

三是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根据工伤职工的伤残情况确定。

四是主张赔偿。若认定为工伤,根据伤残等级,职工可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等。此外,因用人单位未签劳动合同,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以上是关于签了劳动合同想走怎么办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合飞律师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411672.html

签了劳动合同想走怎么办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