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我国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怎样的

合飞律师4周前 (03-16)普法百科4

我国的基本原则是怎样的

基本原则是指劳动法所包括的,并在调整以及密切相关的社会关系时所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是整个劳动法部门的原则。

(一)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是我国宪法总纲第六条规定。这一原则体现生产和分配的统一,具有丰富的内涵。

“各尽所能”是“按劳分配”的前提,调整生产过程中的社会关系。首先,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可以“尽其所能”。对于尚未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来说,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用人单位,从而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进行具体的结合;对已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来说,为本人、也为社会劳动,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其次,对用人单位来说,应该不断改进劳动组织,调整和改善劳动者的分工和协作形式,使劳动者的“所能”尽量地发挥。最后,对国家来说,社会主义国家应该鼓励和保障劳动者“尽其所能”。

“按劳分配”是调整分配过程中社会关系的原则,它要求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经济体制的改革尤其是工资制度的改革,将使国家从直接控制转向间接控制。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集中化决策向分散发展。由于经营情况、设备条件、自然环境等不同,造成企业间经济效益不同,不可能实行按劳分配。企业间只能按价值规律的要求,通过市场联系起来。按分配只能在企业范围内实行。按劳分配的实现要受价值规律的制约,按劳分配的量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价值规律通过商品价值与价格的波动,决定着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如果市场上供求平衡,商品价格与价值相符,按劳分配就能正常地实现;如果供求不平衡,价格高于或低于价值,按劳分配就可能超额实现或者不能充分得到实现。可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分配依据的劳动量,不能是个别劳动量,而应该是以企业实现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为依据,而且按劳分配是从整个社会的长期趋势来说的。

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是由劳动关系所具有财产关系属性和平等关系的特征所决定的。我国的劳动关系作为一种财产关系是一种等量劳动相交换,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相交换的关系。劳动力是劳动者赖以谋生的手段,也是其交换消费资料的财产。然而劳动力是一种蕴含在劳动者体内的非对象化的因素,它是不能计量的,因此也无法直接按劳动力分配。只有“各尽所能”,让劳动者实际发挥,作为劳动表现出来,才成为可以计算的依据。“按劳分配”正是根据劳动力实际发挥的状况进行分配。这种以劳动力的实现程度作为分配尺度,比较好的体现了劳动关系在建立时所具有的那种平等的特征和财产的属性。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也可以说是劳动领域中的等量劳动相交换或等价有偿原则。

(二)保护劳动者原则

“保护劳动者原则”是我国宪法第二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中一系列规定体现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开宗明义,在第一条中就明确“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在我国,“保护劳动者原则”主要是通过提供劳动者的就业机会或基本生活需要,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防止过度劳动的伤害,在劳动者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时给予物质帮助来实现的。劳动立法既要维护用人单位的经营权,也要维护劳动力的所有权。而在维护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时,依据“保护劳动者原则”,有必要在立法时有所倾斜,把保护的重点放在劳动者这一方面。

“保护劳动者原则”是由劳动关系所具有人身关系的属性和隶属关系的特征所决定的。作为一种人身关系,劳动者是劳动力的物质载体,两者不可须臾分开。然而两者又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劳动力的过度使用会损害劳动者的健康;劳动力在不安全状况下使用又可能危及劳动者的生命。当着劳动力由劳动者本人来支配时,矛盾并不突出,而当着劳动力的所有和劳动力的支配在一定条件下分离之后,由于用人单位掌握了劳动力的支配权,形成了带有从属性质的纵向关系,可能会导致权利、义务的失当,出现损害劳动者权益的情况,从而危及劳动者的健康和生命。可见,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地位并不完全相等,劳动者处在一个相对较弱的地位,因此劳动法应将保护的重心放在劳动者这一方面。“保护劳动者原则”也可以说是劳动领域中的保护弱者原则。

以上就是相关回答,劳动合同在签订的时候首先就是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原则,然后是保护劳动者原则,要是公司在1个月之内还没有签订合同的,员工就可以到劳动局申请了。然后有法律问题的话可以咨询合飞律师网律师。

合飞律师网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其他问题##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412282.html

我国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怎样的的相关文章

律师合同审查的基本原则(工程合同审查的基本原则)

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因此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律方面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合同审查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合同审查有几种问题没办解决话,那么可以通过篇文章中整理一些律知识来找到答案。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番吧。 篇文章目录一览:...

村民自治的基本原则有哪些(村民自治的基本原则管理)

在广大农村,村民自治一项基本原则,赋予村民参与村务管理、决策和监督权利。但在实践中,村民罢免村干部权利一直备受关注话题。那么,村民否有权罢免村干部呢? 首先要明确,村民罢免村干部权利受律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村民委员会组织规定,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有权罢免不称职村干部...

法基本原则际强行法的关系(法基本原则际强行法的关系什么)

法基本原则是公认、适用于各领域核心准是国律体系的基础。 一、主权平等原则 (一)主权是国属性,是国家固有。包括对内至高无上权利、对外独立权利和自保护权利。 (二)主权平等原则是国法的首要基本原则是国法基本原则的核心和础。 二、不干涉内政原则...

法基本原则属于强行法的范畴吗(法基本原则属于强行法的范畴嘛)

院规约》第三十八条规定,以条约、际习惯和各公认一般原则的形式形成。 际条约:条约和其他一致商定协议具有律约束力,主体可以通过它们声明、修改或发展现有(如果习惯无需形式)。它们还可以通过条约将无组织的国际社会转变为统一或超全球或区域...

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婚姻家庭受家保护。 2、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婚姻制度。 3、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 第一千零四十一条 【基本原则】婚姻家庭受家保护。 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婚姻制度。 保护妇...

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一、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法原则。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都必须符合法律、行政规定,不得违反强制性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条款,需遵循要求,保障双方权益。 (二)公平原则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当...

我国规定的基本原则包括,我国规定罪名有哪些

我国《刑》规定了十大类犯罪。也就危害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以及破坏社会市场秩序方面犯罪侵害公民人身和民主权利方面犯罪,以及涉及到财产类型犯罪。这些犯罪都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我国规定了多少种犯罪? 我国《刑》规定了十大类犯罪。我国规定了以下十大类犯罪:危害安全罪;危害公共...

离婚后子女抚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离婚后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离婚时子女抚养权归属,如果双方协商达不成一致意见律区分不情况,做了如下规定: (一)哺乳期内子女,以随哺乳母亲抚养为原则; (二)2周岁以下子女,原则上随母方生活; (三)2周岁以上10周岁以下子女,由父母双方协商决定子女归哪一方抚养,如果协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