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填写入职表就等于签订了劳动合同吗

合飞律师2周前 (03-16)普法百科4

填写入职表就等于签订了劳动合同

不是,劳动合同有具体的内容规定,只有依法签订的形式,内容合法的劳动合同才有效。

案例:

张-雅(化名)被某餐饮聘用,公司让她填写了《入职表》,确定她的岗位为办公室文员,三个月。试用期到期后,办公室赵主任告诉她,公司将其转为正式职工,并开始给她缴纳。可不到两个月即到了年底,张-雅(化名)突然。不久,她到调解中心申请维权,要求公司向其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3000元钱。在双方调解时,公司以签有劳动合同为由拒绝调解。无奈,张-雅(化名)只好到劳动部门申请。

开庭时,该公司办公室赵主任说,张-雅(化名)入职时已填写《入职表》,其内容明确记载了她的、工作岗位等,它具备了劳动合同的基本特征,公司就把它当做合同。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应支付劳动者二倍工资,其立法意图在于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在张-雅(化名)填写的《入职表》里,公司与她就岗位、工资标准等已进行了明确约定,且按照工资标准及时、足额支付了工资,同时为其缴纳了社保,这都说明张-雅(化名)的合法权益依据该《入职表》的约定已得到了有效的保障。所以,她的要求不合理。

近日,仲裁委裁决,认定该公司未与张-雅(化名)签订劳动合同,须支付二倍工资差额共计3000元。

分析

针对此案,律师表示,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其一,劳动合同内容根据《》规定,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或者其他有效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而《入职表》并不具备这些内容,并且其格式与劳动合同完全不同,所以填写《入职表》不等于签订了劳动合同。

其二,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产生了法律意义上的劳动权利义务关系,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劳动合同,就要承担法律责任,所以它具有约束力;《入职表》只是在员工入职时对相关内容的记载,没有约束力。

其三,虽然《入职表》中记载了张-雅(化名)的个人信息、工资标准等内容,具有劳动合同的一些基本特征,但由此就认为与她签订了劳动合同,这种说法缺乏法律依据。

缴纳社保与签订劳动合同是不同的法律行为,二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餐饮公司给张-雅(化名)缴纳社保是用人单位应该且必须履行的法律职责,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就签订了劳动合同,所以,张-雅(化名)可依法要求单位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413092.html

填写入职表就等于签订了劳动合同吗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