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可以超过十二个月工资吗
案情简介
2008年1月20日,市某外资的李小姐向我咨询,说其在公司已经工作了20年,月工资才3000多元。现公司与其协商解除已签订的无固定期限的。李小姐也同意解除劳动合同,只是不同意公司只给其12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她认为其工作了20年,应有20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李小姐告诉我,公司人力资源经理说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无论是按《》第四十七条的规定,还是按《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五条的规定,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12个月工资。我将此问题与同事讨论,同事中对此问题的讨论有两种观点。
观点一: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如果员工月工资未高于当地社平工资的三倍(李小姐的月工资未高于深圳社平工资的三倍),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经济补偿金可以超过12个月工资,但按现行有效的《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五条的规定,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12个月工资,所以本案李小姐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12个月工资。
观点二: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按新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经济补偿金可以超过12个月工资。虽然按《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五条的规定,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12个月工资,但《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五条的规定与《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相冲突。《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只是部门规章,而《劳动合同法》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法》的法律效力高于《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法律效力,当两者规定发生冲突时,应适用《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李小姐的经济补偿金应为其20个月工资。
小编同意第二种观点。
更多内容尽在合飞律师网。
- 合飞律师网温馨提示:
-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其他问题##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可以超过十二个月工资吗的相关文章
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劳动仲裁有补偿吗,劳动合同解除经济补偿金怎么支付的问题带来帮助。 劳动仲裁有补偿吗 申请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方式,所...
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包括哪些没有明确的规定,需要结合本人月工资的实际收入来进行支付,一般是每工作一年按一个月的工资来支付,如果未满一年但满了半年以上也可以按一个月来进行计算。 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包括哪些? 劳动合同中经济补偿金包括哪些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分析。 根据《劳动合同法...
经济补偿金是应包含奖金的,但是最终是否纳入还要看个体实际情况,主要看奖金是否在十二个月内。如果奖金发放不在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那么这部分奖金不能计入经济补偿金,反之,如果在十二个月内,则必须计入经济补偿金计算基数。 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包括奖金吗 奖金是应计入工资组成部分的,也即经济补偿金是应包...
经济补偿金所称月工资包含的项目有:基本收入、绩效提成、管理津贴、基金奖励。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经济补偿金所称月工资包含哪...
数据显示,企业劳动争议案件败诉率高达80%以上。劳动争议往往涉及经济补偿以及经济补偿金的支付,这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最关心的问题。那么,两者有什么区别呢?什么情况下需要付款?两者的付款标准是什么?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那么复杂!下面法治承德为您一一讲解! 1、经济补偿与经济补偿有什么区别? 从字面上看...
哺乳期解除劳动合同赔偿可以超过12个月工资吗 不可以。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
一、协商标准 在劳动者与雇主达成共识后决定解约时,雇主必须向劳动者支付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偿金,而这笔补偿金的计算方式是基于劳动者年资的设定来进行的。 具体来说,当劳动者每累积工作满一年时,无论其是否离职,雇主都有义务向该劳动者支付一整个月份的工资作为经济补偿;如若工作期限达到半年及以上,但不到整年...
文本 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八条一方因抚养子女、照顾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而负有较大责任的,离婚时一方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赔偿,离婚时一方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赔偿。其他配偶应给予补偿。具体措施由双方商定;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裁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