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劳动者预告解除劳动合同有哪些注意事项

合飞律师2周前 (03-16)普法百科3

劳动者预告解除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

要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利益关系中作好协调工作,必须准确把握好“度”的问题。劳动法立法的宗旨要求对劳动者偏重保护,但保护有一个保护程度的问题,保护不能过度,应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关系中寻找利益协调的平衡点。在现实生活中,从总体上看,我国现阶段的劳动立法对劳动者保护并不过度,甚至还存在诸多不足和不到位的地方,但在立法中不能完全这么认为,《劳动法》有的条文规定对“度”的把握不够准确,例如《劳动法》第31条关于单方预告解除和《劳动法》第102条关于保密义务的规定就存在一个需要修正“度”的把握问题。本文从审判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对其作法律解释和法理分析,试图找出求解对策。

劳动者预告解除劳动合同的若干问题探讨

劳动者预告解除劳动合同,即劳动者依据《劳动法》第31条的规定,提前30日将解除劳动合同的意思书面通知用人单位,无需其他条件就可发生解除劳动合同之后果。劳动者预告解除劳动合同存在的难题主要有:

1、对预告期长短问题的质疑

《劳动法》第31条规定劳动者有权完全出于自身的原因行使一般解除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这使劳动者获得了充分的择业自由,保障了在中处于弱者地位的劳动者的独立地位和利益;但反过来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劳动者,特别是重要岗位的劳动者或者是在用人单位起重要作用的劳动者一走,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秩序,必然会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立法时正因为考虑到这一点,所以规定了提前30日书面预告通知的程序;但在审判实践中产生的难题在于不同的劳动者的素质不一样,其可替代的程度就不一样,用人单位在30日的预告通知时间内,有时很难找到合适的替代者。当今社会已发展到知识经济时代,许多行业和领域的专门人才很难在30日内找到替代者。现实情况和大量的劳动争议案例都证明这一条文的规定在现实中的确存在不合理的因素,对许多用人单位来讲,30日的预告通知时间的确不够用。对《劳动法》第31条的规定,总的立法价值取向应当肯定,只是对预告期长短在立法时考虑不周全的内容需要作适当修改。那么,怎样修改才能既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又顾及用人单位的正当利益,这就涉及到一个“度”的问题,偏重保护劳动者是正确的,但偏重保护不能过度。笔者认为对于单方解除劳动合同预告期限的长短可通过立法途径进行修改,可采取多样化的时间规定,还可以根据合同期限的长短来界定预告期的长短,更周全地顾及用人单位的利益,使劳资双方的利益平衡,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另外,若用人单位已对劳动者进行培训,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赔偿或补偿。

2、对授权不平等问题的辨析

有学者指出,纵观世界各国关于劳动(雇用)的相关法律规定都有一个相同的内容:单方提前预告通知解除权只适用于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而约定了明确期限的劳动合同只能基于法定的正当事由才能解除。我国《劳动法》第31条却并无此种限定,劳动者的一般解除无区别地适用于所有的劳动合同。

这一点在立法上与国外比较是有所欠缺,但国外劳动法立法的先进性与合理性并不一定适应中国的国情,至少在这一点上我国不能采用,因为就现实状况而言,我国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普遍存在,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所占比例很小,如果采用国际劳动立法的通例,恐怕无法达到促进和保障劳动力自由流动的立法宗旨,将对劳动者的偏重保护缩小到很小的范围。因此,我国劳动立法不能采用此例,而只能根据我国的国情而定。

然而,劳动法立法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把无条件的一般解除权只授予劳动者,却没有相应地授予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必须基于法定的正当事由,否则就构成无理解雇,要承担法律责任和经济补偿;而劳动者只要履行了预告通知程序即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许多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争议案件都明显反映出这种授权不平等现象。因为立法时授权不平等,必然导致操作性差,也必然会导致产生劳动争议。

依《劳动法》第31条的规定,履行提前30日预告程序,劳动者即可任意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的期限条款对劳动者来说几乎没有约束力,而仅仅只对用人单位才有约束力。劳动者在合同约定期限内可随意,用人单位则始终面临着劳动者走人的缺员威胁。

虽然法律规定有30日的预告期限,但现代企业中的高级人才很难在30日找到替代者,一个关键劳动者的,有时甚至会导致一个企业破产。一般解除权无区别地适用于所有劳动合同,会导致因一般解除权授予不平等所产生的利益失衡更加失衡。同时,用人单位因劳动者可随时“跳槽”,必然对劳动者的培训投入信心不足,从而限制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企业的长远发展。

劳动合同的期限条款是必备条款,在约定期限内劳动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从许多劳动争议的案例来看,有的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对《劳动法》第31条的授权不平等现象作了限制,但这种以合同形式来限制法定的权利是不可取的,最好能通过立法来解决。

用人单位要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必须基于《劳动法》第25-27条规定的法定正当事由,否则即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样立法的目的在于严格限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范围,保障劳动者的就业稳定。

在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健全,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择业观念普遍不高的前提下,否定用人单位的一般解除权,严格限定其解除权的范围,对于保障宪法赋予劳动者的劳动权和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劳动者的利益和用人单位的利益是相辅相承的,劳动立法应以同时均衡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利益为立法价值取向。随着各方面条件的逐渐成熟,许多学者提出修正劳动法授权不平等的现象,在提供一定经济补偿的前提下,将无条件一般解除权也授予用人单位。

这样,既符合世界劳动立法的潮流,又可促进劳动立法在平等的基础上健康发展。

合飞律师网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其他问题##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413900.html

劳动者预告解除劳动合同有哪些注意事项的相关文章

劳动者预告解除劳动合同的问题探讨

劳动者预告解除劳动合同的若干问题探讨 劳动者预告解除劳动合同,即劳动者依据《劳动法》第31条的规定,提前30日将解除劳动合同思书面通知用人单位,无需其他条件就可发生解除劳动合同之后果。劳动者预告解除劳动合同存在的难题主要: 1、对预告期长短问题的质疑 《劳动法》第31条规定劳动者有权...

单方预告解除劳动合同的概念和义是什么

单方预告解除劳动合同的概念和义是什么 单方预告解除劳动合同的概念 单方预告解除劳动合同是指在劳动合同签订之后,在履行之中,劳动者或用人单位通过先通知对方的方式,在经过一定的期限之后而的行为。单方预告解除劳动合同包括劳动者预告解除劳动合同和用人单位预告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预告解除劳动合同又...

流产适用劳动预告解除

标题:流产适用劳动预告解除吗? 在劳动关系中,雇主权根据一定的法律程序解除劳动合同。对于某特殊情况,是否需要提前通知劳动者劳动预告,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本文将讨论在流产情况下,是否适用劳动预告解除劳动合同劳动预告是指雇主在解除劳动合同之前,提前通知劳动者的一种制度。根据中国劳动法...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要提前多久(劳动者可以提前多久解除劳动合同)

为了更好的应对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法律问题,我们需要学习一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站整理了一与从业人员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当提前多久申请,最新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赔偿金标准怎么计算相关的法律内容,我们一起来了一下吧。 从业人员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当提前多久申请...

办理预告登记纠纷,办理预告登记纠纷怎么处理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办理预告登记纠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办理预告登记纠纷的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房产状态预告登记销什么思? 解除预告登记需要什么材料? 如何解除房屋预告登记? 房产状态预告登记销什么思? 1....

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如何赔偿,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如何赔偿 需要看是什么情形解除劳动合同,《》第四十六条规定,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

几种情况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的申请(几种情况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的理由)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小希用通俗的语言给大家释了一下。 1、未按照劳动合同规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1、劳动保护:即用人单位依照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各种措施,消危害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不良状况和行为,故...

提前解除劳动合同违约金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要付违约金吗)

劳动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是不需要给公司付违约金的,但是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公司之前给员工进行了专业的技术培训,也提供了专培训费,可以跟员工约定服务期,员工在服务期内没任何正当理由想要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应该付违约金。 劳动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违约金吗? 劳动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一般不需要付违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