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欺诈协议离婚
一、什么是欺诈协议离婚
欺诈协议离婚是指一方在协议中故意隐瞒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信息,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签订离婚协议的行为。
这种行为可能表现为多种形式,比如隐瞒的真实情况,将部分财产故意隐瞒或虚假申报;或者虚构债务,让对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承担本不应由其承担的债务。
在法律上,受欺诈方有权在法定期间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离婚协议。但需要注意的是,请求撤销的一方应当承担举证责任,证明对方存在欺诈行为。同时,撤销权的行使也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一般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如果超过该期限未行使撤销权,撤销权将消灭,离婚协议将生效并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总之,欺诈协议离婚是一种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法律对此有相应的规定和救济途径,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离婚协议可以改么
离婚协议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更改。如果双方尚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那么离婚协议尚未生效,此时双方可以自行协商更改离婚协议的内容,只要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且不违反法律规定即可。
若双方已经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在离婚登记机关准予离婚登记前,也可以更改。但需双方协商一致后共同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离婚协议。
然而,一旦离婚登记机关已经准予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即正式生效,一般情况下就不能再随意更改了。除非存在欺诈、胁迫等导致协议可撤销的情形,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销离婚协议。但这种情况下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存在欺诈或胁迫等事由。总之,离婚协议能否更改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判断。
三、离婚前协议如何无效
离婚前协议若要无效,通常需满足以下几种情形。其一,协议存在重大误解,即一方当事人对协议内容存在错误认识,且该错误认识对其权益有重大影响,在订立协议时基于该错误认识作出了意思表示。其二,协议显失公平,表现为协议内容在权利义务上明显不对等,使一方当事人遭受重大不利,而另一方获得明显超出正常范围的利益。其三,协议是在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例如,一方故意隐瞒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信息误导对方签订协议,或者以威胁等方式强迫对方签订协议等。若存在上述情形之一,离婚前协议可能被认定无效,但具体情况需根据实际证据和法律规定进行综合判断。在实践中,对于协议无效的认定通常较为严格,需要有充分的证据支持。
以上是关于什么是欺诈协议离婚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