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协商分期后又被起诉了,该怎么办?
最近有朋友私信问我:“明明和银行协商好了分期还款,怎么突然又被起诉了?难道之前的协商不算数吗?”这种情况确实让人措手不及,但别慌!今天我们就从法律和实务角度,手把手教你如何应对。
为什么协商分期后仍可能被起诉?
- 协议存在漏洞或未书面确认
很多持卡人误以为“电话协商”就能完全解决问题,但若未签订书面协议,或条款模糊(如分期金额、期限不明确),银行可能以“未履行约定”为由重新起诉。 - 未严格履行分期义务
若在分期期间出现二次逾期(哪怕只晚还几天),银行可能直接终止协议并起诉。 - 银行内部流程问题
部分银行的分期协议需要总行审批,若分行未及时处理,可能出现“协议未生效但起诉已发起”的情况。
重点:协商分期≠一劳永逸!必须确保协议合法有效,并严格履约。
被起诉后的4步应对法
- 核实起诉的真实性
收到法院传票后,先通过12368司法服务热线或法院官网查询案件真伪,避免遭遇“假催收”。 - 联系银行紧急沟通
立即联系银行信用卡中心,说明情况并要求撤回起诉,若前期有协商记录,可提交通话录音、协议文件等证据。 - 准备应诉材料
- 已还款的银行流水、分期协议(哪怕非书面)
- 经济困难证明(失业证、病历等)
- 书面答辩状(重点说明已协商且努力履约)
- 申请庭前调解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22条,法院可在开庭前组织调解,此时可提出重新制定还款方案,避免判决影响征信。
律师建议:4件事必须提前做
- 协议必须“白纸黑字”
口头承诺无法律效力,务必签订书面分期协议,并明确“银行不得因本协议再次起诉”。 - 保留所有履约证据
还款后立即截图保存记录,每月向银行发送还款确认函(邮件或书面)。 - 设置多重还款提醒
用日历、闹钟、自动扣款等方式,避免因疏忽导致二次逾期。 - 定期查询征信报告
若发现银行错误上报逾期记录,可依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25条提出异议。
相关法条参考
- 《民法典》第543条:双方协商一致可变更合同,但需明确约定。
- 《民事诉讼法》第122条:当事人可申请庭前调解。
-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70条:持卡人因特殊困难可协商个性化分期,最长5年。
小编总结
信用卡二次起诉的本质,往往是协议漏洞或履约瑕疵导致的,遇到这种情况,冷静应对+法律手段是关键!务必第一时间收集证据、联系银行,必要时委托专业律师介入调解。法律保护积极解决问题的诚意,而非逃避责任的行为。
如果你正在经历类似困扰,欢迎私信咨询——用对方法,才能化被动为主动!
信用卡协商分期后又被起诉了,该怎么办?,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