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协议咋鉴定?法律说了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口头协议,和朋友约定一起合租房子,或者和商家口头约定购买某种商品,如果出现纠纷,该如何鉴定这些口头协议的法律效力呢?别担心,法律会告诉你答案!
什么是口头协议
口头协议是指当事人之间通过口头方式达成的协议,与书面协议相比,口头协议更加灵活便捷,但是也存在一些风险,比如容易出现误解、反悔等情况。
口头协议的鉴定方法
- 证人证言:如果有其他证人能够证明口头协议的存在和内容,那么这些证人的证言可以作为鉴定口头协议的证据。
- 履行情况:如果双方已经按照口头协议的约定履行了部分或者全部义务,那么这也可以作为鉴定口头协议的证据。
- 其他证据:除了证人证言和履行情况外,还可以通过其他证据来鉴定口头协议,比如聊天记录、电子邮件、录音等。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一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取要约、承诺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小编总结
在法律上,口头协议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为了避免出现纠纷,建议大家在签订口头协议时,尽量采用书面形式,并保留好相关证据,如果出现纠纷,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 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咨询专业律师。
口头协议咋鉴定?法律说了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