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信用卡逾期后,律师事务所打电话是真的吗?小心别被套路!

原创小编1个月前 (03-18)普法百科79

"您好,这里是XX律师事务所,您信用卡逾期已涉嫌违法,请立即处理!"——这样的电话,你是否也接到过?许多人第一反应是惊慌,担心自己真的被起诉,甚至可能被列入"失信黑名单",但信用卡逾期后接到律师事务所的电话,未必全是真实的,背后可能藏着精心设计的催收套路,甚至新型诈骗手段。

信用卡逾期后,律师事务所打电话是真的吗?小心别被套路!

律所电话背后藏着哪些真相?

根据《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70条,银行确实有权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催收,正规律师事务所确实可能参与信用卡逾期案件的处理,但现实中,这类电话存在三种可能性:

  1. 银行正规委托的律所
    银行会将长期逾期(通常超过3个月)、金额较大(超过5万元)的案例移交合作律所,此时律师会通过官方座机号码联系,明确告知银行名称、案件编号,并提供书面函件查询渠道。

  2. 外包催收公司伪装
    部分催收机构为施压,冒充律师事务所名义拨打电话,这类催收员常使用私人手机号,言语中带有"今天下午5点前必须还款""已准备起诉材料"等威胁性话术,却无法提供律所执业许可证号。

  3. 新型电信诈骗陷阱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逾期用户信息,谎称"缴纳滞纳金可免于起诉",诱导受害人向私人账户转账,2023年江苏某案例中,一市民因轻信此类电话,被骗走8万元"解冻金"。

三步辨别真伪律师函

真正的法律文书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1. 抬头明确标注律所全称、执业许可证号、承办律师姓名及联系方式
  2. 文书编号可通过致电当地司法局或律师协会官网核验
  3. 要求还款账户必须是银行对公账户(私人收款必是诈骗)

若收到短信链接形式的"电子律师函",务必警惕!正规法律文书不会通过短信链接发送,更不会要求点击填写个人信息。

逾期后的正确应对方式

  1. 核实身份:要求对方提供律所执业证号、律师执业证号,致电当地律协(电话区号+12348)查询真伪
  2. 保留证据:对威胁性通话进行录音,保存短信、微信记录,若遭遇暴力催收可向银保监会(12378)投诉
  3. 主动协商:根据《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70条,持卡人可向银行申请个性化分期还款(最长5年60期),避免诉讼风险

建议参考:

  • 接到催收电话时保持冷静,要求对方发送书面通知
  • 每月偿还最低还款额(一般为账单10%)可避免刑事诉讼
  • 登录"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查询是否真的被起诉

相关法条:

《民事诉讼法》第125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不会通过电话通知应诉

《刑法》第266条
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律师进行诈骗,最高可处十年有期徒刑

信用卡逾期本身属于民事纠纷,但恶意透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5万元可能构成信用卡诈骗罪,面对催收电话,既要积极协商还款,也要守住法律底线——不轻信私人账户转账要求、不点击不明链接、不透露银行卡密码,真正的司法程序必然伴随书面文件送达,一通电话定不了"罪名",与其担惊受怕,不如主动联系银行制定还款计划,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信用卡逾期后,律师事务所打电话是真的吗?小心别被套路!,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427947.html

信用卡逾期后,律师事务所打电话是真的吗?小心别被套路!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