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案例 > 正文内容

首起虚拟主播“中之人”违约纠纷案,法院判了

合飞律师4个月前 (12-04)法院案例17

一滴水,能折射太阳光辉。

一桩案,能彰显法治道理。


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微信推出“小案大道理 时代新风尚”栏目,带您一起回顾那些熠熠生辉的“小案”,回味那些蕴含其中的“道理”,共同感受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所弘扬的公平正义正能量。本期为您带来的是一起虚拟主播违约纠纷案


虚拟主播通过直播、发布视频、社交媒体等平台与观众互动、聊天,他们广受对游戏、动漫、二次元文化和互联网文化有兴趣的年轻人喜爱,甚至被称为“永不塌房”的偶像。

虚拟主播由技术人员通过虚拟数字技术打造二次元虚拟形象,由真人演员提供动作、声音、情绪等,其中二次元虚拟形象被称之为“皮套”,真人演员被称作“中之人”。日前,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法院审理全国首起虚拟主播“中之人”违约纠纷案。



案情回顾


2022年9月,声线甜美、伶俐可爱的史某与MCN机构苏州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签订《虚拟主播签约合同》,约定史某于指定平台使用公司为史某提供的虚拟形象“乘黄”开展直播,公司对直播账户享有管理权。合同还约定了史某每月最少直播时间和开播天数,如主播单方面提前解约构成根本违约,需支付违约金。


2023年7月,因史某长达3个月未直播,且经多次提醒仍不直播,公司向史某发送违约通知,明确解除合同并要求史某支付违约金4万余元、虚拟形象损失1万余元。双方协商无果,公司诉至法院。


法院经审理认为,史某违约事实明显,应承担相应违约赔偿责任。判定违约金是否过高,应综合考量守约方实际损失、预期利益损失,同时兼顾对违约方的惩罚性因素。


就实际损失而言,对于真人驱动型虚拟主播,是否具有“身份同一性”直接影响损失认定。本案中,虚拟形象“乘黄”使用不依赖史某面部特征、姿态、表情,更换自然人也可完成对形象的驱动,直播内容限于互动、演唱,未体现“中之人”独特的表演方式,且在直播时长、粉丝数量、打赏用户集中程度等方面均无法表现出粉丝受众对“中之人”高度黏性。虚拟形象“乘黄”与史某不具有“身份同一性”,具备复用价值。


史某于合约期内自行停播,影响虚拟形象的塑造及其价值增长可能性,公司复用虚拟形象需重新运营,曝光频率、IP活性必然有所降低,使用价值也存在贬损。综合考量虚拟形象使用价值及违约行为对虚拟形象价值的贬损,法院酌定因史某违约所造成的直接损失为4000元。


就预期利益损失而言,法院参照已履行期间的月均已获收益,结合合同内容、期限及双方履行情况,酌定公司对虚拟形象的复用采取措施的合理期间为3个月,后续损失扩大期的可得利益损失不可归咎于史某。据此,法院计算出公司可得利益损失的合理参照范围为1610元。


综上,法院认为,合同约定违约金数额过高,酌情调整为7000元,同时扣减公司未向史某发放的直播收入,判决双方合同解除,史某应向公司支付违约金6200元。


法官心语

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法院民一庭(苏州互联网法庭)庭长、员额法官

吴娅


“中之人”台前精彩演绎与MCN机构幕后运营投入,方能共同塑造具有独特价值和具备持续营收能力的虚拟主播形象,任何一方违反约定都会导致损失。


我们认为案涉虚拟形象属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中之人”擅自违反合作协议停播应承担违约责任。本案涉及真人驱动型虚拟主播,主播与虚拟形象是否具有“身份同一性”直接影响损失范围。流量贡献度是“身份同一性”的判断标准,流量贡献度可根据虚拟形象价值、形象驱动方式、整体组合直播内容、方式及演出效果等因素具体认定。在不具有“身份同一性”的情况下,虚拟形象价值贬损应考量虚拟形象制作费用、合同履行期限、采取复用措施路径、复用必要成本等因素综合确定。除虚拟形象价值贬损的直接损失外,违约方还应对MCN机构采取复用措施合理期间的可得利益损失予以赔偿。


专家点评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理事

董炳和


作为新型互联网传播主体,虚拟主播以虚拟形象在视频网站上进行投稿、直播等活动。虚拟主播分为真人驱动、AI 驱动两种模式,真人驱动型虚拟主播依靠动态捕捉技术,将真人的表情与动作同步映射到虚拟形象上,既保留真人主播的个性,又被赋予虚拟形象的外观,在市场收益和参与热度等方面表现良好。


案涉虚拟形象复用判断、虚拟形象价值损失均系法律空白,亦无裁判先例。本案审理团队裁判思路清晰、说理全面充分,创新采用流量贡献度标准判定“身份同一性”,并以此为视角对虚拟形象与“中之人”关系给予评价,为虚拟形象损失及MCN机构可得利益损失认定明确裁判规则。


随着应用场景日益丰富,虚拟主播也在面临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的双重挑战。AI成果知识产权如何定性、确权?虚拟数字人动作、声音能否纳入知识产权保护范围?这些都将是司法面临的新兴问题,唯有不断探索,为新业态、新模式划定权利边界、明确行为标尺,方能以规则之治引导数字经济在法治轨道健康发展。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法院

文字:吴亦为、孙扬

编辑:杨书培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430.html

首起虚拟主播“中之人”违约纠纷案,法院判了的相关文章

虚拟主播合同违约怎么处理

一、虚拟主播合同违约怎么处理 在处理虚拟主播合同违约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合同定 1. 查看合同对于违约情形的具体规定,例如是否明确了虚拟主播违反竞业禁止条款、未按时直、直内容不符合要求等属于违约行为。 2. 同时关注违约后的责任承担方式,如违约金的数额或计算方式、损害...

虚拟股权激励纠纷申诉,虚拟股权激励纠纷申诉流程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虚拟股权激励纠纷申诉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3个相关介绍虚拟股权激励纠纷申诉的解答,让我们一看看吧。 光遇虚拟实名申诉流程? 拼多多揽件超时虚拟发货怎样申诉? 交易猫号到手能申诉成功吗? 光遇虚拟实名申诉流程? 若光遇玩家...

主播纠纷案件分析(主播纠纷案件怎么处理)

【大河蔡立方记者段维朵】近年来,“主播带货”作为一种新业态蓬勃发展。但因主播带货引发的各种纠纷也不断出现,比如签约主播销量达不到预期、主播缴纳押金等。索取困难、发货质量不合格等如何处理?法院已作出决。2月21日,大和彩立方记者从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法院获悉,该近日审结起主播与某传媒公司的合同...

用虚拟货币还钱是否有效?法院判了!

虚拟货币还钱是否有效?法院判了

(图源网络 侵删)  借出去的是一沓沓民币,还回来的却是一串数字的虚拟货币,以这种方式清偿债务有效吗?近日,湖南省湘阴县法院就审理虚拟货币偿还借款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  经审理查明,被告王某、张某系夫妻。2020年7月,王某以需资金周转为由向原告周某借款1万元,张某不知情,亦未事后追认...

网络主播在直播间发表不实言论,被起诉要求公开道歉,法院判了!

网络主播在直间发表不实言论,被诉要求公开道歉,法院判了

大咖主播一时激情开麦千名在线网友瞳孔地震他的那歌原来是买的?直指责同行造假,引发名誉权官司网络主播W,在某平台坐拥55万粉丝。在一次直播中,W对另一位拥有153万粉丝的知名网络主播F发攻击,指责F的音乐才华名不副实,声称F的多歌曲均为购买所得,并现场展示一份据称是《某作曲(版权)转让协议》...

网络虚拟财产是否可以继承财产(网络虚拟财产可以继承吗)

进入信息时代,依托日益成熟的互联网信息技术,虚拟财产日益走进们的视野。网络虚拟财产,又称虚拟财产,是可以控制的有价权利,是财产在网络虚拟空间的表现形式。从律上来说,也是受相关规保护的一种财产。 网友咨询: 网络虚拟财产可以继承吗? 律师答复: 继承权是公民死亡时留下的合财产,...

主播合同纠纷能赢吗(主播合同纠纷案决)

近年来,随着网络直行业的蓬勃兴,“网红经济”如火如荼,方兴未艾。网络直行业强大的影响力和“吸金能力”,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涉足网络直领域,成为网络主播。与此同时,网络直行业良莠不齐、混乱不堪,由此引发的纠纷不断涌入法院。 是合同关系还是雇佣关系? 2021年12月2日,“95后”女孩...

没有合同的纠纷案,没有合同的纠纷案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没有合同的纠纷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1个相关介绍没有合同的纠纷案的解答,让我们一看看吧。 在单位工作七年,无合同无社保,现在如果不干能要求单位给予哪些赔偿? 在单位工作七年,无合同无社保,现在如果不干能要求单位给予哪些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