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2021年信用卡逾期一年会被立案吗?真实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原创小编1个月前 (03-19)普法百科4

2021年信用卡逾期一年会被立案吗?真实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信用卡逾期一年了,银行会直接报案抓人吗?”这是许多负债人最担心的问题,尤其是2021年之后,信用卡新规出台,关于逾期立案的传言更是层出不穷,今天我们就从法律角度说透这件事,告诉你逾期一年是否会被立案的关键真相


信用卡逾期一年,真会被“立案”吗?

首先明确,“立案”分为两种情况:民事立案刑事立案

  1. 民事立案:银行起诉持卡人要求还款,属于经济纠纷,只要逾期金额超过5000元,银行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但现实中,银行通常不会轻易起诉,尤其是逾期一年内,更多是通过催收解决。

  2. 刑事立案:只有当持卡人涉嫌“信用卡诈骗罪”时,公安机关才会介入,根据《刑法》第196条,构成刑事犯罪需满足两点

    • 恶意透支:明知无还款能力仍大量透支、逃避催收、更换联系方式失联等;
    • 本金超过5万元:单卡逾期本金≥5万元,且经两次以上有效催收后仍超3个月未还。

重点总结

  • 逾期一年本身不会直接导致刑事立案,关键看是否满足“恶意透支+金额达标”;
  • 若只是暂时还款困难,但有积极沟通、部分还款记录,通常不会被认定为犯罪

2021年新规对信用卡逾期有何影响?

2021年《民法典》实施后,信用卡逾期规则更人性化,但核心原则未变:

  1. 违约金替代滞纳金:违约金有上限(一般不超过未还本金的5%),避免利滚利;
  2. 个性化分期合法化:持卡人可与银行协商最长60期的免息分期;
  3. 刑事门槛更严格:法院对“恶意透支”的认定更谨慎,需有充分证据证明持卡人“主观故意”。

一句话真相:新规保护了负债人的协商权利,但恶意逃债的风险反而更高——银行起诉流程更规范,举证能力更强。


律师建议:逾期后如何避免被立案?

  1. 主动联系银行:说明困难原因,提交收入证明、病历等材料,争取分期或减免;
  2. 保留还款记录:即使每月还100元,也能证明“非恶意逾期”;
  3. 切勿失联:更换电话、住址需主动告知银行,避免被认定为“逃避催收”;
  4. 优先处理5万元以上的卡:单卡本金≥5万元时,刑事风险显著上升。

相关法条参考

  • 《刑法》第196条:恶意透支信用卡,数额较大的(5万-50万元),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50万-500万元)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民法典》第673条:借款人未按约定还款,贷款人可要求其限期偿还,但需给予合理宽限期。

小编总结

信用卡逾期一年是否会立案,核心在于你的态度和行动,如果是因失业、疾病等客观原因逾期,并积极协商,银行通常不会轻易起诉;但若长期失联、转移财产,哪怕金额不足5万元,也可能被追究民事责任(列入失信名单、冻结账户等)。

记住:法律保护诚实但不幸的人,但绝不纵容故意逃债者,与其纠结“会不会被抓”,不如尽早规划还款方案,用法律赋予的权利争取重生机会!
仅为法律知识普及,具体个案需咨询专业律师。)

2021年信用卡逾期一年会被立案吗?真实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432968.html

2021年信用卡逾期一年会被立案吗?真实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