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办理离婚的方法
一、精神病人办理离婚的方法
1、由于精神病患者具有特殊性,其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必须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才可以进行,故而精神病人不能通过协议的方式离婚。如果夫妻一方为精神病人,只能通过诉讼的方式,以判决的形式进行离婚。
第十二条 办理离婚登记的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受理:
(1)未达成的;
(2)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
(3)其不是在中国内地办理的。 ”
二、离婚诉讼案件中的注意事项
1、认定问题。法院要结合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参照医院诊断证明,必要时还得综合病人邻居、村委会的证明,来对当事人患精神病以及民事行为能力情况进行认定。
2、变更。法律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第一监护人是配偶,而诉讼中监护人又是其法定代理人,一旦涉及离婚的话,存在严重的利益冲突,需要从患病者的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中变更监护人。
3、和财产分配问题。子女应以对其成长有利为原则,而财产分配上,如果精神病人离婚后生活困难,非患病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
需要明确的是,对于精神病人离婚的前提是需要对其进行合法的鉴定,必须鉴定其是否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如果具备一定的民事行为能力,那么也是可以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来进行协议离婚的,具体情况可以聘请律师来进行界定。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合飞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