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离婚时的分配问题是如何处理的
案例:
张女士与李先生十七年,现有一女十五岁,三人均为沪籍。,李先生家族在合资发起成立一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有五人(其中包括二个法人),李先生持有该股份公司20%的股权,并系该公司董事。该资金8000万元。目前,该公司拟在沪市上市。张女士与李先生因感情不和,欲解除婚姻关系,但双方对股权分割达不成一致意见。故产生争议。
分析:
根据修订后的《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发起人对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可以进行转让,只是《公司法》规定了一些限制性的条款。由于发起人对公司的成立及公司成立初期的财产稳定和组织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为了保护其他股东和公众的利益,防止发起人利用设立公司进行投机活动,保证公司成立后一段时期能够顺利经营,一般会对发起人所持股份的转让予以限制。
《公司法》规定规定:“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结合修改前的《公司法》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修改后的公司法放宽了对发起人转让股份的限制,将禁止发起人转让其所持股份的期间从三年减为一年。
本案中,李先生还是公司董事。修订后的《公司法》对股份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所持股份的转让也有限制性规定。为了防止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利用内幕信息从事股票交易,,《公司法》对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有的股份转让也做出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公司法》规定规定:“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向公司申报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变动情况,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25%;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上述人员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可以对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作出其他限制性规定”。可以看出。修订后的《公司法》放宽了对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转让股份的限制,将绝对禁止转让修订为允许有条件转让;其所持本公司股份同样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另外新增了上述人员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的规定。法律同时还允许公司章程通过做出其他限制性规定来提高这一要求。
有人认为,离婚案件中,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所持股份本身就是,虽然登记在夫妻一方名下,仍是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因此,由一方名义持股实质上为夫妻双方持股,因此,离婚时,只要夫妻对股份归属进行约定,如将一方持有的股份约定归另一方所有,不应属于《公司法》以上规定中的“转让”。
25日发布实施的《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证券登记规则》规定规定:“当事人因继承、捐赠、依法进行(如离婚、分家析产等情形),法人合并、分立,或因解散、破产、被依法责令关闭等原因丧失法人资格的,资产承继人申请办理过户登记时,应当向本公司提供有效的证券归属证明文件及本公司要求的其他材料,本公司对过户登记申请材料审核通过后,办理过户登记手续,并向申请人出具过户登记证明文件。”据此,有些人认为夫妻离婚时,一方持有的股份协议归属另一方,只需办理非交易过户手续即可。我们认为,这样的理解有误,股份公司发起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具有配偶和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双重身份,在中的约定,不能与《公司法》中的相关规定对抗,也不能可能隐性的侵犯其它股份公司股东的合法权益,因此,不能简单的依据中央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相关规定直接办理非交易过户登记手续完成股权的转让。
案例中,张女士与李先生约定,由李先生承诺公司上市后的五年之后,将自己持有的公司股权转让给张女士,对张女士来说,可能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由于李先生是发起人兼董事,因此,每年转让给张女士的股权不能超过其持股比例的25%,因此,转让李先生所有股权需要在4年完成;
其二,若想迅速转让,唯一的办法是李先生,但在辞职后的半年之内不能转让其持有的股权,只能在半年后一次性转让;
其三,若李先生违约,将其持有的股份转让给第三人,且办理了交易手续,张女士只能通过与李先生的协议追究其违约责任,因此,双方的协议对违约的补救及罚则应当明确具体和详尽。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