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精神病患者是否不能协议离婚
法律规定精神病患者是否不能协议离
精神病患者不能“协议”。根据法律规定,婚姻关系是一种身份关系,因此一般说来,对于婚姻关系中实体性的权利义务,只能由当事人自己提出主张才行。而精神病患者在法律上称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控制能力和辨认能力,自己不能够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
我国《婚姻登记条例》才规定,办理离婚登记的当事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婚姻登记机关不予受理其离婚登记申请。也就是说,这样的人离婚不能用“协议”方式,而必须通过诉讼,让来判决。
不能与精神病患者“协议”离婚。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精神病患者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不能够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的。另外,我国《婚姻登记条例》中还规定,办理离婚登记的当事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婚姻登记机关不予受理其离婚登记申请。也就是说,患精神病的人离婚不能用“协议”方式,而必须通过诉讼,由法院来判决。
第一,先判断此精神病患者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还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二,如果此精神病患者为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即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那么在此患者精神完全正常的情况下,可以;在此患者精神不正常的情况下,不能协议离婚。
第三,如果此精神病患者为完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那么则不能协议离婚。
因此你要看这位精神病患者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如不能协议离婚,则只能向法院提起诉讼。
有问题需要沟通解决,要是对于其中内容有不太清楚也希望进一步了解,建议您及时寻求合飞律师网的的帮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