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闯黄灯违法吗
一、交通事故闯黄灯违法吗
在我国,确实将跨越黄灯视为交通违规行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案》以及相關法律并且依照其规制,黄灯的主要功能是起到预警的效果,表示接下来马上要转为红灯,驾驶员们应当做好停车准备。
对于这个问题的详细规定如下:当黄灯亮起之时,已经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以继续行驶;而还没有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则应该停在停止线内,待由绿灯信号指示后再予以通行。
若车辆在黄灯亮起之际未能越过停止线但仍继续前进,这种情况便会被判定为“闯黄灯”,同样也归入非法行为之列。
针对这一行为的惩罚力度通常等同于,也就是一次扣除6分罚200元人民币。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由于电子监控设备在判断是否存在闯黄灯行为上可能会受到技术方面的限制(需要通过三张照片来确认为违法事实),因此相当多的时候遇到闯黄灯的违规行为都是由现场的交通警员进行直接观察并作出相应的处罚决定。
另外,如果由于闯黄灯导致了交通事故,那么责任的划分将会依据双方的过失程度作出裁决。
如果仅仅只是闯黄灯者本人有过失,那么他们可能需要承担事故的所有责任;反之,如若双方均有过失,那就按照各当事人过失程度的大小来考量各自所应承担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第三十八条
机动车信号灯和非机动车信号灯表示
(一)绿灯亮时,准许车辆通行,但转弯的车辆不得妨碍被放行的直行车辆、行人通行
(二)黄灯亮时,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
(三)红灯亮时,禁止车辆通行。
在未设置非机动车信号灯和人行横道信号灯的路口,非机动车和行人应当按照机动车信号灯的表示通行。
红灯亮时,右转弯的车辆在不妨碍被放行的车辆、行人通行的情况下,可以通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二十六条
交通信号灯由红灯、绿灯、黄灯组成。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准许通行,黄灯表示警示。
第九十条
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处罚。
二、交通事故大车追尾如何处理
立即停止行驶并确保安全环境:务必迅速开启双闪警示灯,以便引起他人注意。
若条件允许,尽可能地将车辆转移到路边或者更为安全的地带,以避免对全局交通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同时确保事故现场的原始状态得以保护。
使用紧急警示牌或者其他应急警示标识,明确标注出事故发生地点,以免再次引发。
仔细检查伤员病情并及时寻求医疗援助:为保障当事人生命健康,必须严谨细致地观察所有涉事人员的身体现状,如发现有人身受创,请毫不犹豫地立即拨打120或者当地的急救热线,以获取专业医疗救助。
由于未经专业培训,切忌自行移动伤员,以免给其身体带来额外负担甚至导致病情加重。
迅速向警方报案:你必须按照规定,拨打110或者当地的交通事故报警专线,详细报告事故经过及涉及人员伤亡情况。
在此之前,还需耐心等候警方到来,不得擅自离开发肇事现场。
完整记录事故现场情况:利用手头的手机或照相设备,对事故现场进行全方位拍照取证,将车辆所在位置、损害程度、路面状况以及重要的交通标志等等细节都纳入考虑范围之内。
另外,也别忘了收集目击者的相关信息,他们的口述证言在后续针对事故责任判定的过程中可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及时交换各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与对方驾驶员相互交换个人基本资料,包括各自的姓名、通讯方式、驾驶号码、车辆注册信息以及所投保的保险等。
三、交通事故变道违法吗吗
在我国境内,如果变更车道时未能严格遵循相关交通法规,那么这种行为将被判定为违法行为,并伴随着相应的惩戒措施。
这里列举了几种常见的变更车道违规现象以及相应的惩罚方式:
1.违法变道:若在变更车道的过程中出现违规行为,比如未按照规定使用转向灯、突然改变行车路线影响到其他车辆正常通行、以及在明确禁止变更车道的区域内强行变道(即跨越虚实线进行变道操作)等等,这些都是典型的违法变道行为。
针对这类行为,相应的惩罚普遍包括罚款和扣分数额,罚款数额集中在20元至200元之间,扣分数值通常为3分;
2.因变更车道引发交通事故:倘若在此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而且交通事故的原因可以追溯至驾驶员对变更车道的操作不当,那么该名驾驶员通常需要承担全部或主要责任。
在此种情形之下,除了需要对交通事故的民事赔偿负责之外,驾驶员还有可能面临国家机关额外实施的,具体表现为扣回原本3分的积分以及罚款200元;
3.特殊路段变更车道:在高速公路或城市快速路等特定道路上,如果驾驶员未能按照规定的车道行驶,或者在前方车辆停车排队或缓慢行驶时,选择借用其他车道进行超车或者占据对面车道、穿插等候车辆,同样会面临罚款和扣分的处罚,罚款金额通常为200元,扣分数值为3分;
4.跨越虚实线进行变道:跨越虚实线进行变道被视为严重的违规行为,这将会导致驾驶员被处以罚款200元及扣回3分的严厉惩罚。
以上是关于交通事故闯黄灯违法吗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