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逾期法务咨询是诈骗吗?知乎网友最关心的真相在这里
"负债20万收到法务公司短信,说能帮我协商分期,但先收3000元服务费,这是不是诈骗?"最近在知乎热榜上,"债务逾期法务咨询是诈骗吗"成为千万负债人热议的话题,作为处理过200+债务纠纷案件的律师,今天用三个真实案例,带你看清行业乱象背后的真相。
披着"法律外衣"的三大诈骗套路
- 预付费陷阱:"交钱就帮你停催收、免起诉"的承诺,本质是空头支票,杭州李女士支付6800元后,对方直接失联,债务问题反而因拖延处理更加恶化。
- 伪造律师身份:某平台所谓"金牌法务",经查实竟是刚毕业的销售,用话术模板诱导签订霸王合同。
- 债务重组骗局:声称能"减免90%债务",实则伪造贫困证明骗取银行谅解,已有3人因此被追究伪造公文罪。
辨别正规机构的三个黄金法则
- 查双证:正规律所必有《律师事务所执业许可证》和律师执业证(可在"全国律师执业诚信信息公示平台"查询)。
- 看服务流程:合法协商必定要求债权人直接参与,凡声称"全程不用你和银行对接"的多有问题。
- 守资金安全线:司法部明确规定,律师服务费必须由律所公账收取,个人微信转账99%是骗局。
债务自救的正确打开方式
与其冒险找法务公司,不如掌握《商业银行信用卡监督管理办法》第70条赋予的权利:主动向银行提交收入证明、征信报告和还款计划书,可申请最长5年60期的个性化分期,上海王先生正是通过银行官方协商通道,将36万债务成功分期,月供仅2000元。
【建议参考】
遇到债务问题请优先联系:
- 银保监会消保局(投诉热线12378)
- 各地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
- 支付宝"芝麻信用"、微信"微众银行"等官方协商入口
【相关法条】
- 《刑法》第266条:虚构事实骗取财物涉嫌诈骗罪,最高可判无期徒刑
- 《律师法》第13条:非律师不得以律师名义从事法律服务
- 《广告法》第24条:禁止承诺"包胜诉""100%解决"等保证性宣传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欺诈行为需退一赔三
【小编总结】
债务危机如同溺水,慌乱中抓住的"救命稻草"可能是毒蛇。记住三个绝不:绝不提前支付高额服务费、绝不签署空白委托协议、绝不相信"内部关系"承诺,真正的解决方案永远在阳光下——要么与债权人直接协商,要么通过司法局指派的公益律师寻求帮助,你的征信可以修复,人生不能重来,且行且珍惜。
(原创声明: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案例及银保监会2023年金融消费者保护白皮书,引用请注明出处)
债务逾期法务咨询是诈骗吗?知乎网友最关心的真相在这里,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