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交通事故后怎么处理
一、酒驾后怎么处理
对于涉嫌驾车造成交通事故的情形,相关人员应务必积极维护现场秩序,并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
同时,对于在交通事故调查过程中有意识地规避酒精检测行为者,将依法采用强制性的手段进行全面的酒精检测,并依据检测的实际结果对其进行严肃惩处。
在此需要特别明确的是,即使检测结果证实当事人并未处于饮酒驾驶状态,但如果其逃避酒精检测的行为已经到达了妨害公务活动的严重程度,那么公安机关也有权以妨碍行政执法对其立案调查,并按照进行相应的甚至刑事责任追究。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三条
发生死亡事故、伤人事故的,或者发生财产损失事故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
(一)驾驶人无有效机动车或者驾驶的机动车与驾驶证载明的准驾车型不符的;
(二)驾驶人有饮酒、服用国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嫌疑的。
驾驶人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立即组织车上人员疏散到路外安全地点,避免发生次生事故。驾驶人已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或者受伤无法行动的,车上其他人员应当自行组织疏散。
二、酒驾判处影响后代吗
饮酒驾车被判缓刑对于其后代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关键层面:首先,政审方面的困扰。
由于醉酒驾驶所造成的不良记录,将直接影响到子女在未来的政治审核过程中的表现,这无疑将对他们的职业选择以及个人发展带来潜在的负面效应。
尤其是在参军、参加公务员考试、招警考试、考取军事院校、参与事业单位招聘、银行招聘等重要环节中,政审环节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酒驾缓刑的历史记录有可能对政审结果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
报考资格的限制。
尽管父母因醉酒驾驶机动车而被判处刑罚并不会直接影响到子女进入普通高等学校学习的机会,但是,对于子女未来想要报考军警院校或者参加公务员考试等特定领域的工作,将会面临一定程度的限制。
这种限制主要体现在政治审查环节上,极有可能导致子女无法顺利通过政审。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