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醉驾肇事逃逸应当怎样判刑

合飞律师2周前 (03-21)普法百科3

一、醉驾肇事逃逸应当怎样判刑

在饮酒之后驾驶车辆并引发且选择逃逸的情况下,若未产生重大损害后果,依据法律规定,仅需向受害方进行适当的经济补偿即可,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1.若因肇事者逃逸导致受害人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进而致死,肇事者将面临7至15年的有期徒刑。

2.如肇事者的逃逸行为与受害人的死亡结果之间并无直接关联性,则肇事者将被处以3至7年的有期徒刑。

3.可获得减轻刑罚的情形包括:主动投案、立功表现、初次犯罪、真诚悔过、积极赔偿以及得到受害人家属的谅解等。

4.可能加重刑罚的因素包括:缺乏悔过之意、未能积极赔偿、态度恶劣、交代问题不实诚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百三十三条

【】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醉驾肇事怎么量刑

对于醉驾行为,其法律规定的量刑准则如下:驾车所驾驶的机动车辆将被吊销,如有相关记录至事件发生时起五年以内,将无法再次申领驾照;如经由审判确认为醉驾行为,则将处以拘留并同时按照规定缴纳罚款。

而对于在驾驶运营机动车辆过程中出现的醉驾情况,其驾照亦将被依法吊销,此后十年之内无法再次申请取得驾照;并且,遭受刑事处分后将终身无法从事驾驶运营车辆的工作,同样在审判确认罪行之后,将面临拘役并按照规定缴纳罚款。

三、死者醉驾肇事逃逸怎么处理

倘若导致了受害者的死亡情况,仅仅因为交通事故中肇事者的全部或绝大部分责任,即可判其承担刑事责任,如若逃逸行为直接导致受害者丧生,那么便将遭受至少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惩罚。

值得一提的是,“致人死亡”的概念并非指逃逸行为本身直接导致受害者死亡,而是指肇事者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躲避法律的追责而选择逃离现场,结果使受害者因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而失去生命。

罪犯在犯罪之后如果能够采取积极行动主动投案,并且如实向法庭坦白交代自己所犯下的所有罪行,这便属于行为。

对于主动自首的罪犯,法律将给予从轻甚至的优惠政策。

至于赔偿方面,根据相关规定,我们将支付给指定的家属以下款项:23526元作为用;463000元的死亡;以及50000元的精神抚慰金。

医疗和交通等实际开支也会进行严格的审核和计算。

以上是关于醉驾肇事逃逸应当怎样判刑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456317.html

醉驾肇事逃逸应当怎样判刑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