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十周岁可以自己选择抚养人
一、小孩十周岁可以自己选择抚养人
在涉及到十岁儿童这一问题上,法律明文规定,未成年人拥有自行选择的权力。
即便父母的婚姻状况发生变化,亲子之间的血缘纽带并不会因此而消失。
只要子女年满八周岁,他们就拥有表达自己意愿的资格,对于这种意愿应予以充分的尊重。
同样的道理,无论是在离婚前还是离婚后,子女依旧是属于父母中的任何一方的亲生骨肉。
即使在离婚之后,父母仍然享有对子女进行抚养、教导以及保障其权益等方面的法定权利和义务。
针对不满两周岁的子女,法律明确规定应由母亲作为主要抚养人;如果子女已经超过两周岁,但父母双方在抚养问题上无法达成共识,那么法院将依据实际情况,按照对未成年子女最为有利的原则做出裁决。
当子女年满八周岁时,他们的真实意愿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
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二、母亲不抚养孩子可以起诉
倘若母亲未能履行其身为的职责,使她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
需要明确的是,家庭亲子关系不会因父母婚姻的破裂而自动消弭。
即便离婚之后,子女由父亲或是母亲任意一方进行直接养育,他们仍然是父母双方共同拥有的基因之子。
在离婚夫妻各自履行完他们的责任之后,父母对子女仍然负有抚养和教育的义务。
在离婚过程中,部分夫妻可能会为了争取孩子的抚养权而展开激烈的角逐,然而,有时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某些离婚夫妇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或者是出于个人意愿,或者是因为自身能力所限,无法承担起抚养孩子的重任。
这便涉及到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当离婚双方均不愿意抚养孩子时,应当如何处理,在离婚之后,孩子的抚养问题应当以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为首要考量因素,在此基础上,夫妻双方可以在中进行协商并达成共识。
若协商无果,则可诉诸于人民法院进行裁决。
这里所指的协商无果,既包括了双方争夺孩子抚养权的情况,也涵盖了双方均不愿意抚养孩子的情况。
三、父母不支付抚养罪怎么判
若法庭作出裁决,要求父母承担费用,然而父母具备履行此项责任的经济能力却故意拖延或拒绝支付,情节严重者,将被判定为犯下“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面临三年以下、或者的刑事处罚;倘若情节特别严重,则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还需缴纳相应的罚金。
针对那些年龄尚小、身患疾病或者其他方面无法独立生活的人群,其父母在法律上负有抚养义务,但却故意拒绝履行这一义务,且情节恶劣者,将被认定为触犯“”,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的严厉惩罚。
以上是关于小孩十周岁可以自己选择抚养人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