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车辆肇事逃逸有什么后果

一、车辆肇事逃逸有什么后果

在车辆肇事逃逸事件中,遇害者务必第一时间选择报警加以解决。

若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及相关法规,引发严重车祸,触犯者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同时交警部门会对涉及事故车辆的进行吊销处罚。

如在事故发生后逃离现场导致责任无法确认,此类行为将使交通管理部门对该驾驶予以吊销,并且驾驶员终身不得再次获得机动车驾驶资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老师肇事逃逸会有什么影响

法律对于行为的处罚具有重大影响。

按照中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于那些选择逃避事故处理的肇事者,他们将会面临罚款,金额范围在200元至2000元之间;此外,他们还将被处以最长达15天的拘留。

如果肇事者的行动直接导致了重大财产损失或,那么他们的驾照也有可能被吊销,情节严重者甚至终身不能再次获得驾驶资格。

对逃逸者实施严厉处罚的原因在于,即使造成的后果不至于触犯刑法,他们也要承担相应的,其中包括支付给受害人的医疗费用、康复费用、以及精神损失费等等。

对于那些身为公职人员的教师来说,他们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形象尤为重要。

一旦发生事件,学校或者机构很可能会依照内部规定,对肇事者进行警告、停职乃至解聘等纪律处分。

更为严重的是,肇事者的教师资格还有可能被取消,这无疑会对他们未来从事的可能性产生深远影响。

最后,我们需要认识到,交通肇事逃逸事件所引发的公众舆论往往非常激烈,因为教师这个职业通常被寄予了极高的道德期望。

一旦发生这样的事件,肇事者及其所在的学校都将面临公众的强烈谴责,这无疑会对他们的声誉造成极大的损害。

三、怎样判定轻微肇事逃逸

在已知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下,交通肇事当事人若采用驾车或者遗弃车辆的行为逃离事故现场;或者是虽然认识到自身对事故可能负有责任,却依然选择驾驶车辆远离事故现场;亦或是因存有酒后驾驶以及车辆证件不全等涉嫌违法行为,虽已向相关部门进行了报警,却并未按照规定在现场等待处理,而是选择遗弃车辆然后再返回事故现场这些情形,都属于交通事故当事人的失职行为。

而对于那些已经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救治(即使未及时报警),但仍然未履行告知义务便擅自离开医院;或者虽然送伤员至医院,却故意隐瞒个人真实身份信息及联系方式后悄然离去的人员;或者在接受警方调查过程中,故意逃避责任,甚至离开现场且拒不承认曾经发生过交通事故,但有确凿证据表明其应当知晓事故发生的人员;以及在与对方协商过程中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或者在未经协商的情况下,支付的额明显不足,同时也未留下个人真实信息,并且有证据显示其是在被迫的情况下才离开现场的人员,同样也被视为交通事故当事人的失职行为。

以上是关于车辆肇事逃逸有什么后果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15分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460425.html

车辆肇事逃逸有什么后果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