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车祸肇事逃逸怎么认定的

一、车祸肇事逃逸怎么认定的

在特定情况下,可被视为肇事逃逸的行为包括:

1、明确知晓已发生,但交通事故当事人选择驾驶车辆或舍弃车辆逃离事故现场;

2、交通事故当事人自认并无责任于此次事故中,驾车迅速远离事故现场;

3、交通事故当事人涉嫌酒驾或无证驾驶等违法情节,尽管向警方报案,却未遵守现场待命处理规定,弃车后再行返回事故现场;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然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救治,但未向警方报案便擅自离开医院;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然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救治,但在离开时故意留下虚假姓名、地址及联系方式;

6、交通事故当事人在接受调查过程中潜逃藏匿;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否认曾发生过交通事故,但有充足证据表明其应当知晓该起交通事故的发生;

8、经过双方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或者未经协商支付的额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真实,有证据显示其是被迫离开现场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百零一条第二款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或者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事故发生之后,驾驶员选择逃逸的目的,通常都是为了避免自己承担向对方支付医疗费等的民事赔偿金的责任、被交警责令支付罚款的行政责任、乃至于被判处刑事处罚的责任。

二、被诬陷肇事逃逸如何索赔

对于肇事逃逸的问题,公众可以通过向法庭起诉的途径来追偿自己的经济损失。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肇事逃逸情节严重的情况下可能构成,在这种情形下,受害人有权在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中提出附加,以此争取自身因被告方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

具体而言,此类赔偿主要涉及到民事领域的范畴,例如医疗费用、护理费用、营养费用以及用等等。

如果受害人因此次事故不幸离世,其家属还可要求获得用等额外补偿。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460897.html

车祸肇事逃逸怎么认定的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