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全部责任怎么划分的
一、肇事逃逸全部责任怎么划分的
关于逃逸事故责任认定的法律规定如下:
1.当由于当事人的逃逸行为,导致事故责任无法准确判断时,无论事故各方面的实际责任状况如何,均将被视为逃逸者需承担起全责;
2.若事故一方当事人逃逸,但经过调查后,确认该事故属于双方均无需负责的意外事件,尽管如此,逃逸方亦需要负担全部责任;
3.如果事故一方当事人逃逸,并经查证后发现逃逸方存在安全违法行为或者驾驶操作失误等问题,而另一方则无任何过失,那么逃逸方仍需承担全责;
4.若事故一方当事人逃逸,且经过调查后发现事故当事人双方均存在责任,那么在明确各自过错程度的基础之上,适当减轻逃逸方的责任。
《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
发生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被人诬陷肇事逃逸怎么办
当您不幸被指控肇事逃逸时,作为当事人,您完全有权利采取以下几种积极有效的措施:1.妥善保存与案件相关的关键证据,例如事故发生当时的交通信号灯状态,行车记录仪所记录下的信息,以及目击者所提供的有力证言,尤其是车辆刹车痕迹等等。
这些珍贵的证据将能为您洗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在遭受无端指责和诽谤时,请务必保持冷静,并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进行报案,同时提供上述关键证据,全力配合警方展开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
3.为了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您还可以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详细了解相关,并依据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合法的反诬告策略。
4.如果经过警方的深入调查,证实对方确实存在恶意诬陷的恶劣行径,那么您有权要求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以维护社会公正和公平。
三、肇事逃逸对方撤案还用拘留
关于肇事逃逸之后,即便对方选择撤销案件,但肇事者依旧有可能面临法律制裁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参考《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中的第六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内容来进行解释说明。
依据此条款的规定,肇事逃逸者必须对其行为负责,这其中可能涉及到诸如一次性扣除12分、罚款、拘留乃至吊销、终身禁驾等多种措施。
若肇事逃逸行为触犯了相关法律法规,例如因逃逸而导致他人死亡,那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肇事者将会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严厉惩罚;倘若逃逸行为致使他人死亡,那么刑期则可能进一步延长至七年以上。
因此,即使对方选择撤销案件,肇事者也不能逃避其应负的刑事责任。
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对于“交通肇事后逃逸”是否应当被视为定罪情节或量刑情节,存在着一些不同的观点和争议。
然而,总的来说,肇事逃逸的行为不仅会使行政处罚更加严重,而且还有可能导致刑事责任的加重。
以上是关于肇事逃逸全部责任怎么划分的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米小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