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车辆肇事逃逸应该如何处理

合飞律师1周前 (03-22)普法百科3

一、车辆应该如何处理

鉴于行为人在引发交通后逃离现场,尚未构成刑事犯罪,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由公安机关对其处以200元至2000元不等的罚款处罚,同时并处15日以下;如若情节严重,涉案者已经构成刑事犯罪却仍然逃避法律制裁,则必将受到更加严厉的惩戒,公安机关有权依法吊销其车辆驾驶执照,且终身不得再次申领新的驾驶资格证书。

换言之,交通肇事后逃离现场,主要是为了逃避法律责任,这种行为极有可能已经构成了交通肇事罪。

《》第133条的规定,犯交通肇事罪,同时有逃逸行为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要是因逃逸行为致人死亡的话,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肇事逃逸案件如何判决

在通常情况之下,肇事者若选择逃离现场,则很难获得缓期执行的判决。

所谓,即指在发生之后,肇事者为了规避法律追责而选择逃跑的行为。

肇事者在主观方面具备着逃避法律责任的意识,因此缺乏“悔罪”的内心态度;同时,他们的行动表现为实际上的逃跑,即便在人身已经脱离事故处理机关的监控、控制的情况下,也不愿主动承担起刑事责任或者对受害者进行相应的经济赔偿。

这种情况下,尽管肇事者在归案之后可能产生后悔之意并采取弥补措施,但是他们的犯罪行为所导致的社会危害程度要比没有逃逸者严重许多。

仅仅将其视为可以减轻刑罚的情节加以考虑,不适宜给予缓期执行的宽大政策。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461302.html

车辆肇事逃逸应该如何处理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