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人员犯交通肇事怎么处理
一、缓刑人员犯交通肇事怎么处理
缓刑人员如果在缓刑期内发生了,那就得看这次交通事故是个什么情况,有没有触犯到法律规定。
如果这起交通事故导致了犯罪行为,那么法律肯定不会手下留情,会依法追究他的刑事责任,还可能取消他的缓刑。
如果说这个交通事故没达到犯罪的程度,或者说情况不算严重的话,那么可能会面临或者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等等。
到底该怎么处理这得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和来做综合判断。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十七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九条
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和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执行有期徒刑。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管制,或者拘役和管制的,有期徒刑、拘役执行完毕后,管制仍须执行。
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其中附加刑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
二、怎样才会判定
需满足以下几个必要条件:首先,在时间上,肇事者须明确意识到已经发生了交通事故;其次,从肇事者的主观心理状态来看,其目的在于规避法律责任;最后,该行为必须包含已实际离开交通事故现场这一要素。
若未满足以上所有三项条件,则不能被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反之,如果仅凭肇事者离开事故现场就将其视为逃逸,无疑会显得过于严苛且缺乏法律依据,同时也不符合常理人情。
三、刮车肇事逃逸不结案怎么处理
在过程中,若未能及时完成结案手续,并不妨碍相关方依据法律规定启动程序。
针对涉及交通事故的损害赔偿纠纷,当事人可选择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调解,同时亦有权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民事诉讼申请。
在经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后,倘若双方当事人未能就赔偿事宜达成一致意见或调解书生效后未能得到有效执行,则当事人仍有权利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以上是关于缓刑人员犯交通肇事怎么处理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