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对方撤案还用拘留
一、肇事逃逸对方撤案还用拘留
关于肇事逃逸之后,即便对方选择撤销案件,但肇事者依旧有可能面临法律制裁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参考《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中的第六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内容来进行解释说明。
依据此条款的规定,肇事逃逸者必须对其行为负责,这其中可能涉及到诸如一次性扣除12分、罚款、拘留乃至吊销、终身禁驾等多种措施。
若肇事逃逸行为触犯了相关,例如因逃逸而导致他人死亡,那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肇事者将会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严厉惩罚;倘若逃逸行为致使他人死亡,那么刑期则可能进一步延长至七年以上。
因此,即使对方选择撤销案件,肇事者也不能逃避其应负的刑事责任。
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对于“后逃逸”是否应当被视为定罪情节或量刑情节,存在着一些不同的观点和争议。
然而,总的来说,肇事逃逸的行为不仅会使行政处罚更加严重,而且还有可能导致刑事责任的加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二、轻微剐蹭肇事逃逸怎么处理
机动车驾驶人员们,需要注意的是,在你们不幸造成他人轻伤或死亡的严重交通事故之后,若选择了逃离现场,那么这种行为将被判定为未达到刑事处罚标准的交通违法行为,届时将会被相关部门记录分数,即一次性扣去12分。
对于轻微或财产损失的情况,如果您也选择了逃避责任而逃跑的话,同样会被记录为未达刑事处罚标准的交通违法行动,这将导致一次性的扣分6分。
我们强烈建议您,如果面临任何形式的交通事故,请务必保持冷静,并及时通知相关的交通管理部门处理,避免出现类似上述行为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最后,再次强调,所有的逃逸行为都将受到严厉的惩罚,包括但不仅限于罚款和拘留等措施。
三、肇事逃逸的定罪标准扣几分罚多少钱
关于肇事逃逸行为的定罪准则以及相应处罚,我们需要依据《最高人民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来进行理解。
该解释中详细阐述了交通肇事后逃逸这一行为,特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规避法律责任而选择逃离现场,这种行为已经被视为法定情况下加重处罚的一种因素。
比如,如果交通肇事导致至少有一人受到了严重伤害(如重伤),并且肇事者选择逃逸的话,他/她将会面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留的严厉惩罚。
然而,当事故引发伤员死亡情况时,即使肇事者并未逃逸,也会被判定为,而逃逸则成为了加重处罚的重要因素,量刑范围在三年至七年之间。
在行政处罚层面上,对于那些在交通事故发生后选择逃逸,但尚未达到犯罪程度的行为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有权对他们处以200元人民币以上至2000元人民币以下的罚款,同时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并且终身禁止其再次获得新的机动车驾驶证。
如果逃逸行为已经构成了交通肇事罪,那么肇事者将会面临三年以上至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
倘若因为逃逸行为导致他人死亡,那么肇事者将会面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严厉惩罚。
以上是关于肇事逃逸对方撤案还用拘留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