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罪如何追诉
一、逃逸罪如何追诉
关于刑事追究的追诉期限,仅需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依法由检察机关履行立案起诉之职责即可完成。
对于涉及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司法程序而言,其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长达15年,这为相关人士提供了充裕的时间来主张权利、提起诉讼以及深入调查相关责任。
若案件自始至终已被纳入立案审查范围之内,则该案将不受诉讼时效的制约,即享有无期限的诉讼时效权益。
在此情况下,当事人无需再行介入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修正)》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二、构成犯罪既遂吗
交通肇事罪并非典型意义上的犯罪既遂形态。
犯罪即遂乃犯罪基本构架之一,学术界及实务部门针对此范畴内的标准持有不同见解。
在法律实践中,应坚守罪定之原则,采用"要件要素齐备说"为裁判犯罪既遂与否的衡量标尺;然而在立法环节,当以犯罪事实及刑事政策展望为视角,采纳"犯罪目的实现刑事政策说"作为确立犯罪既遂形态的基石。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