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者逃逸如何判刑
一、肇事者逃逸如何判刑
在法律上,针对肇事者的逃逸行为,会依据其具体的违法情况以及应负责任进行相应的判决,一般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如果肇事者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并因此导致严重事故,造成他人重伤或死亡或者使公共或私人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那么将面临最高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处罚;其次,如果肇事者在交通运输事故后选择逃逸或者存在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那么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最后,如果肇事者因为逃逸而导致他人死亡的,那么将会被判处最严厉的刑罚——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怎么举证对方
1.观察行车记录仪。
通常来说,行车记录仪能够详细记录其前方经过车辆的相关信息。
若前方车身遭到了刮蹭或碰撞,我们便可借助行车记录仪进行调查,从而找出相关证据。
即便发生事故时车辆位于道路四周,我们仍可通过查看行车记录仪所记录的过往车辆信息,并从中筛选出可能的肇事者。
2.查询监控录像。
对于未配备行车记录仪的车主而言,他们可以尝试查找附近的监控录像以获取线索。
如今,监控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各个角落,因此除非身处极为偏远之地,否则一般均能找到监控设备。
如遇调阅监控录像困难,可向警方求助,请求协助调阅相关资料。
一旦从监控录像中获得了车辆牌照号码,警方便有能力追踪到车主的具体身份。
3.拨打110或122报警电话。
110信息中心作为第一时间掌握所有车辆事故信息的机构,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交警机关则是负责案件侦破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他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逃逸案件侦查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