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涉嫌交通肇事逃逸如何处理

合飞律师1周前 (03-23)普法百科3

一、涉嫌如何处理

若对方当事人发生逃逸行为时,正确的处理步骤如下:首先,应当立即向当地警方报案,确保现场完整及人身安全得以保障;其次,待公安机关全面深入调查了解事故责任性质后,在事故车辆以及驾驶人被依法查处并确认情况属实之日起十日之内,制作相关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最后,通过调取行车记录仪器资料或者是根据现场四周的监控视频,详细记录肇事车辆的车牌号码等相关信息,进而顺利找到肇事驾驶员,并依据《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中的责任划分,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七十条

在道路上发生,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二、轻微交通肇事逃逸的怎么认定

关于如何准确地定义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专家们提出了八项基本准则:

1.明确认识到已经发生了交通事故,而交通事故的责任人则选择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避事故现场;

2.交通事故的当事人,若自觉在事故中并无过错,则会驾车远离事故现场;

3.交通事故当事人涉嫌饮驶或者无驾驶等违法行为,报警之后却未能在现场听从指挥并处理相关事宜,可理解为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

4.交通事故当事人尽管将伤者送至医院治疗,但是并未报警也未尽有任何理由就擅自离开医院;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然将伤者送往医院就医,然而在离去时向伤者或家属隐瞒真实情况,提供假名、假地址以及虚假联系方式后便离开医院;

6.交通事故当事人在接受调查过程中选择逃避;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并不承认曾经发生过交通事故,但有确凿证据表明他们应当知晓发生了交通事故;

8.经过双方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或者未经协商支付的额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个人真实信息,有证据显示他们是被迫离开现场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465332.html

涉嫌交通肇事逃逸如何处理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