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如何进行责任认定
一、行为如何进行责任认定
遇到,要这样处理:
1、如果找不到谁该负责,那就默认是逃逸的那个人背锅咯;
2、如果事故里两个人都没问题,那就是个纯属意外的小插曲了,还是得怪那个跑掉的人;
3、如果逃跑的人有违规或者操作不当,而对方又没犯错,那就是逃跑的人全责啦;
4、如果两个人都有错,那就在看他们各自的过失程度后,适当减轻逃跑者的责任。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一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承担全部责任:
(一)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
(二)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
为逃避法律责任追究,当事人弃车逃逸以及潜逃藏匿的,如有证据证明其他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适当减轻责任,但同时有证据证明逃逸当事人有第一款第二项情形的,不予减轻。
二、逃逸行为如何认定
该行为判定标准如下:
(1)任何具备刑事责任年龄且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皆可视为实施者;
(2)侵害对象为交通运营中的安全性;
(3)主观方面视为,包涵疏忽大意与过于自信两种情况;
(4)客观方面为在交通运输过程中违反相关规定,导致重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