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怎么确认肇事逃逸

一、怎么确认

1.若无故离开事故现场,便构成逃逸。

根据我国刑法中的相关规定,逃逸是指在发生严重交通事故之后,肇事者为了规避法律追责,故意驾驶肇事车辆或者将肇事车辆抛弃后逃离现场的行为。

若无合法理由或正当原因离开事故现场,则可推断其有逃避法律责任之意。

2.若在逃离事故现场后具备报警条件却未及时报警,或者具备条件但未及时投案,均应视为逃逸。

3.即使有人代为承担责任,也应按照逃逸进行严厉处理。

肇事者若让他人代替自己承担责任,将按照的标准从严惩处;若顶替者的行为构成犯罪,则应以追究其刑事责任。

4.若肇事者未能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导致其二次遭受撞击,仍然属于逃逸致死。

逃逸致死不仅仅包含因伤死亡的情况,还应涵盖受害者因伤无法离开现场而被其他车辆再次碾压致死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或者;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怎么认定酒后肇事逃逸

(1)开车撞了人,还跑路了;

(2)喝过酒或者没,撞了人没按规定停下来等警察,又回来了;

(3)把伤者送到了医院,但没报警也没说为什么走掉;

(4)把伤者送到了医院,却给了个假的身份信息就走了;

(5)被警察找上门,结果跑掉了;

(6)明明出了车祸,却不承认还撒谎,但事实清楚地表明他应该知道。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468075.html

怎么确认肇事逃逸的相关文章

对方不承认肇事逃逸怎么处理呢

一、对方不承认肇事逃逸怎么处理呢 在肇事者发生并逃逸后,找寻肇事者却遭否的情况下,交管部门接获报案信息时,应充分考虑并结合故发生时的肇事车辆及其现场的勘查情况加以证判定。 若经鉴定证为故发生时的肇事车辆,则可能涉及,此类情况必须依法追究肇事者的刑责任;反之,如确认无罪,则可按照相关治...

不承认肇事逃逸交警会怎么处理

一、不承认肇事逃逸交警会怎么处理 倘若在交通故中涉案司机拒绝承逃逸之行为,那交管部门将会依据严谨的流程与凿的证据来处理此种情形。 下面列出的便是交管部门可能实施的部分措施:故现场调查与证据搜集:交管部门会对故现场进行详尽的勘察,并搜集各类物理证据,例如车辆残骸、刹车印记、监控录像等...

被告指认肇事逃逸怎么处理

一、被告指认肇事逃逸怎么处理 初始调查阶段:若某人为涉嫌肇事逃逸案嫌犯,警方将立即展开初期调查工作,通过搜集各类有力证据,其中包括进行严谨的现场勘查,调阅视频监控录像,寻求目击者证词等多方面手段。 会议通知与审理探究环节:警方将会依法分别通知被告人前来接受盘问,以便深入了解件发生当时的详细状况...

不承认肇事逃逸怎么认定的呢

一、不承认肇事逃逸怎么认定的呢 关于肇事逃逸行为的立标准:首先明一点,肇事者必须在主观层面上具有明知故已经发生的意识,才能将其视为逃逸行为的实施条件。 即便肇事者对于故的具体情况或者严重程度并无全面深入的理解,但是只要他对故的发生具备基本的识,那便有可能被判定为明知。 关于肇事...

工伤赔偿本人工资怎么确认呢(工伤赔付本人工资怎么确定)

裁判要旨: 1、原告与被告虽然签订了劳动合同,但不存在合法劳动关系。原告在法庭上称,他在工地干过一些活,干得越多,得到的就越多。他每天的工资是500到600元。工作时间不固定,工资也不固定。原告工资按2019年江西省建筑工人年平均工资58207元的60%计算为2910元。 2、职工因工受伤,需要...

赔偿怎么确认,刑赔偿还要确认

赔偿还需要确认,在特定的主体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刑赔偿后,该国家机关是会确认是否过错真实存在的,若是申请刑赔偿的主体提供的材料,能够证明该机关在处理刑案件时存在过错的,那经过确认后,就可以获得相应的经济赔偿金了。 刑赔偿还需要确认吗? 刑赔偿还需要确认,根据《国家赔偿法》第23条,...

可以向法院起诉确认劳动关系吗(打官司怎么确认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的起诉状是由标题、正文以及结尾三部分共同组成的,在起诉状的正文中,需要写明原告以及被告的个人基本信息,诉讼的请求,诉讼的实及理由,诉讼相关的法律依据。 关于否劳动关系的起诉状有什要求? 撰写否劳动关系的起诉状一般要包含这几部分内容:标题、原告信息、被告信息、诉讼请求、实与理...

怎么确认离婚规避法律?,离婚规避法律?如何确认?

怎么确认离婚规避法律?,离婚规避法律?如何确认

在准备离婚的过程中,很多夫妻都会担心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那如何才能合法且有效地规避法律风险呢?下面将详细探讨这一话题。问题解答为了避免离婚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首先需要明的是,离婚是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夫妻双方在决定离婚时,应当充分了解和遵守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民法典》第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