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后逃跑行为人构成何罪

一、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后逃跑

赵某驾驶宝马车在某市一茶厂外的机耕道上,与同向行进的行人马-谡相遇时,将马-谡挂撞倒地,并碾压致伤。被告人赵某下车后将马-谡抱入驾驶室内,架车离开事故现场。途中,被告人赵某见马-谡已死亡,为逃避法律惩处,在将马-谡的尸体运到某市某桥区后,于当晚在某桥某厂外一垃圾堆处把马-谡的尸体掩埋。2003年1月17日,经法医鉴定:马-谡所受损伤为车祸伤,其死亡原因系颅脑损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肝脾破裂伴失血性休克死亡。经公安机关认定,被告人赵某负此次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

二、行为人构成何罪

本文认为,赵某构成。

1、行为人肇事将被害人撞成重伤且濒临死亡,即使得到及时救助亦难免一死,行为人畏罪逃逸而被害人即刻死亡的,对行为人只认定交通肇事罪一罪,即使其主观上对被害的死亡持间接故意的放任态度。因为即使行为人不逃逸对之及时救护,被害人也难免一死,从而否定了逃逸行为与被害人死亡之间因果关系的存在。这也是主客观相统一这一原则的必然要求。应适应133条第二个量刑档,“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

2、行为人肇事将他人撞伤(包括轻伤和重伤),但并不具有使其死亡的现实危险性。行为人逃逸,而被害人因未得到及时的抢救而死亡的,这种情况下,行为人主观上对死亡的态度可能是间接故意也可能是轻信能够避免,但是尚不能构成不作为的。但由于死亡结果与逃逸行为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因而行为人应对死亡结果负刑事责任,使用第133条第三个量刑档次,“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3、行为人肇事将他人撞伤,同时具有致其死亡的现实危险性,即被害人的生命处于危险状态。行为人对危险进程处于绝对的排他性支配关系中,受害人的生命完全依赖肇事者的保护,排除了他人进行救护的可能性,而行为人又不予救护,导致受害人死亡的;或者将受害人弃置他处,间接的对危害结果发生的进程处于基本的排他性支配控制关系中,上述两种情况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和罪两罪,应。

4、如果行为人对肇事情况不明知,而驾车“继续行驶”,这种情况下,行为人所谓的“逃逸”在行为人的主客观上无非是正常驾驶行为的连续化。在此,行为人对先前肇事后果不知,即使被害人死亡,但由于行为人主观上不具有故意,也不能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本案中,从表象来看被告人赵某的行为符合上述第3种意见的的表述,即:“将受害人弃置他处,间接的对危害结果发生的进程处于基本的排他性支配控制关系中,构成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两罪,应数罪并罚。”

但综合全案证据,笔者认为本案实质的关键点在于被害人马-谡的死亡时间点。第一,本案有证据证明被害人马-谡死于交通肇事行为发生之时到被告人赵某将其掩埋之前这段时间;第二,有证言、被告人供述证实被告人赵某在车祸发生后对被害人马-谡实施过救助,说明赵某主观上并不希望发生被害人死亡的后果。后来赵某主观上认为马-谡已经“死亡”,因产生惧怕心理而将被害人遗弃是为了逃避法律责任;第三,赵某放弃救助是在被害人马-谡死亡之前还是之后,没有证据能够证实;第四,本案证据不能排除被害人马-谡死于被告人赵某放弃救助之前的可能,对于已经死亡的人放弃救助,不会发生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因此,本案被告人赵某的行为应符合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应当认定为交通肇事罪,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综合上述,小编整理有关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后,逃跑行为人将会构成哪种罪的相关内容。由此可见,被告人赵某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而不构成故意杀人罪。对此,米小律网小编在下文为您具体介绍有关 希望分享的内容能够有所帮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477107.html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后逃跑行为人构成何罪的相关文章

非道路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构成何罪

一、非道路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构成什么 行为人在非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辆致人死亡定性,《关于审理交通肇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第2款已有明确规定,即按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的定处罚。 《最高民关于审理交通肇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八条 在实公共交通...

交通事帮助交通肇事行为人构成何种犯

一、帮助者行为人构成何种犯 根据我国现法律《中华民共和国》中明确规定,任有明知行为人为违法犯分子提供藏身之处、物质支援,协助其避追捕或者进虚假证词,以掩盖其罪行的,将会受到严厉制裁;情节特别恶劣者,更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 若在实施此种犯罪行为之前,已经与他...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和过失致人死亡区别量刑(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和过失致人死亡区别想象竞合)

作者/黄向清(上海市第一中医院院长) 第一部分 简要案件实和争议问题 从因果关系的角度来看,此类案件根据暴力行为危害结果的因果力,大可以细分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 施暴者的暴力行为直接导受害人死亡 例如,被告曹某与被害唐某在酒桌上因言语发生分歧。期间,曹某将受害推倒在地...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吊销驾驶证吗,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驾驶证会吊销吗

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吊销驾驶证吗,交通肇事罪有哪些的问题带来帮助。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 2、 交通肇...

满十四周岁当日醉酒驾驶致人死亡行为人构成

一、满十四周岁当日醉酒驾驶致人死亡 李-刚系某中学初三学生,出生于1999年12月19日。19日晚,李-刚庆祝其14周岁生日邀请其三名同学吃晚饭。显示阔绰、讲究排场,李-刚偷窃其母丰-田汽车钥匙并该车。四在酒店吃饭过程中喝了三瓶高度白酒和15瓶啤酒。饭,李-刚一又步到KTV唱歌,期...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后逃逸怎么定

一、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后逃逸怎么定 1、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逃逸的构成交通肇事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根据法律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法律依据:《》 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后逃逸如判刑

一、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后逃逸如判刑 1、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后逃逸的判刑:一般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致人死亡的,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责任的犯罪行为。 2、法律依据:《中华民...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后逃

因“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离现场,使被害因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助而死亡行为。较一般“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因致人死亡”的性质更恶劣,危害更严重,因这种行为直接导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因此,《》对这种行为规定了更严厉的刑罚,即“因致人死亡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