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怎样把借钱人告成诈骗

合飞律师1周前 (03-24)普法百科1

一、怎样把借钱人告成诈骗

要将借钱人告成诈骗,需满足诈骗罪构成要件并提供相应证据。

首先,需明确诈骗罪构成要件。一是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即借钱时就不想归还;二是实施了欺诈行为,如编造虚假理由、隐瞒真实情况来骗取出借人信任从而借钱;三是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也就是出借人因行为人的欺诈手段,误以为其所言为真而将钱借出;四是行为人取得财产,并且使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

其次,收集相关证据。包括借款时的聊天记录,若其中有涉及行为人虚构事实的内容可作为有力证据;借条、转账记录等,证明借款事实及金额;证人证言,若有知晓借款情况的证人能辅助证明;通话录音等视听资料,若能体现行为人欺诈意图也可作为证据。

最后,整理好证据后,向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报案。向公安机关详细陈述借款过程、行为人的欺诈行为等情况。若公安机关经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标准,会进行侦查,后续按刑事诉讼程序处理。需注意,不能仅凭对方未按时还钱就认定为诈骗,关键在于是否存在诈骗的主观故意和客观行为。

二、怎么认定是诈骗还是经济纠纷

认定是诈骗还是经济纠纷,可从以下几方面判断:

主观目的方面,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行为人自始就没有打算履行相关约定或归还财物,常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来骗取他人财物;而经济纠纷中,当事人一般有真实的交易意图和履行意愿,只是在履行过程中出现争议。

客观行为表现上,诈骗行为通常表现为编造虚假信息、冒用身份等欺骗手段,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处分财产;经济纠纷则多基于正常的经济往来,如合同履行、债务偿还等过程中产生分歧。

法律关系层面,诈骗是一种刑事犯罪行为,侵犯的是公私财产所有权;经济纠纷主要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争议,一般通过民事途径解决。

后果及责任承担方面,构成诈骗的,行为人要承担刑事责任;经济纠纷中,当事人主要承担,通过协商、调解、诉讼等方式解决争议,以恢复或补偿受损权益。

三、怎么区分诈骗和经济纠纷

诈骗与经济纠纷在法律性质、行为目的及客观表现上存在显著区别。

从法律性质看,诈骗是刑事犯罪行为,损害的是社会公共秩序与公私财产安全;经济纠纷属于民事范畴,主要涉及平等主体间的权利义务争议。

行为目的方面,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手段骗取他人财物;经济纠纷中当事人通常是为追求经济利益,在交易、合作等活动中因合同履行、权利义务分配等问题产生分歧,并无非法占有意图。

客观表现也有差异。诈骗往往表现为编造虚假事实,如虚构项目吸引投资、假冒身份骗取钱财等,且取得财物后通常用于个人挥霍或隐匿;经济纠纷多源于正常经济活动,如合同条款不明、交易流程瑕疵等,双方一般会围绕纠纷事项进行沟通、协商,财物多用于正常经济往来或因争议而处于僵持状态。判断是诈骗还是经济纠纷,需综合多方面因素,从行为本质特征进行分析。

以上是关于怎样把借钱人告成诈骗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478836.html

怎样把借钱人告成诈骗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