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界定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
一、如何界定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
民间借贷是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它组织之间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见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因借贷产生的抵押相应有效,但利率不得超过人民银行规定的相关利率。
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
界定二者主要从以下方面:
1.目的不同。民间借贷主要是为解决个人或企业的资金需求,以获取合理利息为目的;非法集资往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公众资金。
2.手续不同。民间借贷手续相对简单,双方协商一致即可;非法集资通常有虚假的宣传和欺骗性的手续。
3.回报方式不同。民间借贷的回报通常是基于合理的利息约定;非法集资的回报往往远远高于正常的利息水平,且承诺不劳而获的高额回报。
二、如何界定民间借贷合同
民间借贷合同的界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1.主体方面,出借人与借款人一般为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2.目的在于资金融通,即一方将资金借给另一方使用,以满足其资金需求。3.形式多样,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形式,但为了避免纠纷,书面形式更为可靠。4.利息约定,通常会约定借款的利息,但利息不得超过法律规定的上限,否则超过部分无效。5.没有明确的借贷用途限制,只要是合法的资金需求都可以进行借贷。总之,民间借贷合同需同时满足以上几个要素,才能被认定为合法有效的合同。
三、如何界定民间借贷和诈骗
民间借贷与诈骗的界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主观意图:民间借贷一般是基于双方真实的借贷意愿,借款人有归还借款的意愿,只是可能因客观原因暂时无法偿还;而诈骗则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借款人根本没有归还借款的打算,只是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骗取借款。
2.行为表现:民间借贷通常是按照约定的方式和期限进行借款和还款,手续相对规范;诈骗往往伴有虚假的证明文件、夸大的还款能力承诺等欺诈行为,借款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不合理性。
3.还款能力:民间借贷中,借款人虽可能暂时资金紧张,但通常有一定的还款能力和来源;诈骗的借款人往往没有实际的还款能力,或通过转移财产等方式逃避还款责任。
在具体案件中,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并结合相关证据进行判断,以准确界定是民间借贷还是诈骗行为。
以上是关于如何界定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