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交通事故经同意走后,对方报警自己是否属于肇事逃逸

交通事故经同意走后,对方报警自己是否属于肇事逃逸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对方同意当事人离开现场的,是不属于的行为,但需要当事人提供对方让自己走的证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一百一十二条 本规定中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

一般交通事故可以要求交通队调解吗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权利人、义务人一致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损害赔偿的,可以在收到书之日起十日内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调解申请,公安机关应当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确定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情况后,事故双方当事人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对损害赔偿进行调解。

1、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赔偿,不是交通事故双方当事人争议解决的必经程序,是否亲切调解由当事人自己决定,而不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职权行为。

2、在交通事故办案人员主持下调解。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事故损害的调解是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损害赔偿调解应在交通事故办案人员主持下进行。调解的时间,地点,方式由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指定。在调解过程中,就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项目、标准、赔偿总额等进行协商,从而达成协议。

3 、调解达成的协议容易履行。 调解赔偿是基于当事人的意愿, 更易于各方当事人接受,履行调解协议时相对顺利。能促进各方当事人间的团结。调解协议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力,只靠双方自觉履行。其中任何一方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各方当事人均可向人民提起诉讼。

4、赔偿调解不再是诉讼的前置程序。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的解答,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对方同意当事人离开现场的,是不属于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但需要当事人提供对方让自己走的证据。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合飞律师网进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486168.html

交通事故经同意走后,对方报警自己是否属于肇事逃逸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