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多少钱不还判拒不执行
在民事诉讼中,如果债务人拒不履行判决书、裁定书或者调解书确定的义务,法院可以根据申请执行人的申请,对债务人作出拒不执行判决。那么,欠多少钱不还才会被判决拒不执行呢?
一、欠多少钱不还判拒不执行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对被执行人处以罚款、拘留;情节严重的,处以拘役,并将有关情况记入被执行人信用档案:
(一)拒不履行生效判决、裁定的;
(二)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妨碍执行的;
(三)隐匿、转移财产,拒不报告或者虚假报告财产的;
(四)伪造、变造、隐匿、毁弃证据的;
(五)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执行的;
(六)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只要被执行人拒不履行生效判决书、裁定书或者调解书确定的义务,就可以被判决拒不执行,而无需考虑其欠款金额。
二、欠多少钱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申请执行的案件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生效的法律文书;
(二)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之间具有民事执行关系;
(三)申请执行的标的以及范围符合法律规定。
申请强制执行并无金额限制,只要符合上述条件即可。
三、欠款不还拒绝执行的后果
被判决拒不执行后,可能会产生以下后果:
(一)罚款、拘留、拘役;
(二)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其高消费行为;
(三)纳入金融征信系统,影响其个人或企业信用;
(四)强制执行其财产,包括冻结银行账户、查封拍卖房产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