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债务 > 正文内容

犯罪中止的概念及特征(犯罪中止的概念解释)

合飞律师3个月前 (12-31)金融债务8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犯罪中止的司法解释是什么,在处罚中止犯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犯罪中止的司法解释是什么

犯罪中止并没有专门的司法解释的规定,《刑法》之中规定了犯罪中止的定义和对于中止犯处罚原则。

具体的规定如下:

《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

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本条分为两款。

第一款是关于什么是犯罪中止的规定。

根据本款的规定,犯罪中止应当同时具备以下特征:

1.犯罪中止发生在犯罪过程中。

犯罪中止是故意犯罪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犯罪形态,它可能发生在犯罪的预备阶段,也可能发生在犯罪的实行阶段。

所谓“犯罪过程中”是犯罪既遂之前的整个犯罪过程中。

犯罪既遂后的任何主动弥补损失的行为都不是犯罪中止,只是悔罪的表现。

2.犯罪中止必须是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所谓“自动放弃犯罪”是指犯罪分子在着手实行犯罪之前,主动放弃犯罪意图和为犯罪创造条件,停止着手实施犯罪,或者在着手实施犯罪之后,犯罪结果发生之前,主动放弃继续犯罪,中止犯罪行为。

“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是指犯罪人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后,犯罪结果发生之前,主动放弃继续犯罪,并主动采取积极措施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

杀人未杀死,但造成被害人重伤,如果这时犯罪人悔悟,在完全有条件把人杀死的情况下,主动放弃继续犯罪并将被害人送医院抢救,避免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犯罪人的上述行为就构成了犯罪中止;

如果犯罪人虽然采取了积极措施,但是没有避免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或者被害人没有死亡是由于其他人救助的结果,都不能认定为犯罪中止。

第二款是关于对中止犯处罚原则的规定。

根据本款的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

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这样规定,体现了我国《刑法》罪刑相适应的原则。

由于犯罪中止避免了犯罪结果的发生,减轻了其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因此,法律对中止犯的处罚,采取了“应当免除”或“应当减轻”进一步从宽的原则。

这是因为对犯罪分子判刑的目的在于改造罪犯。

既然犯罪分子自动放弃了犯罪,又避免了犯罪结果的发生,说明犯罪分子的人身危险已经消除或者减弱,罪犯已经悔罪,容易接受改造,处理上应当进一步从宽;

同时,规定较轻的处罚,有利于鼓励犯罪分子中止犯罪,以减少犯罪的社会危害。

犯罪的从犯实行什么原则

犯罪的从犯实行从轻减轻或者认真处罚的原则。

按照《刑法》第27条第2款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在从犯刑事责任原则的具体适用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1)我国《刑法》对从犯采取必减主义。

即对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而不是“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对从犯予以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应综合考察共同犯罪的性质、对犯罪结果作用的大小等方面的具体情形具体确定。

如还有不清楚的或新情况,建议你直接本站,在线提问以便于了解沟通案件情况,智能匹配平台空闲律师为你作出详细的有针对性的解答,尽量说明大致情况以免因信息不全、沟通不畅,解答有误。祝维权成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49690.html

犯罪中止的概念及特征(犯罪中止的概念解释)的相关文章

预期违约的概念及特征有哪些

预期违约的概念 预期违约也称为先期违约,它是指在履行期限到来之前,一方无正当理由而明确表示其在履行期到来后将不履行合同,或者其行为表明其在履行期到来以后将不可能履行合同。我国《》第五百七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担违约责...

犯罪中止的认定必须符合哪些特征(犯罪中止的认定都有哪些特征)

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法律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一些法律方面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犯罪中止造成损害怎么认定,犯罪中止的特征有哪些问题没办法话,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整理一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 犯罪中止造成损害怎么认定 犯罪中止造成损...

夫妻分居的概念及特点是什么,存在问题与误区有哪些

夫妻分居的概念及特点是什么,存在问题与误区有哪些 夫妻分居的概念及特点 所谓分居,又称别居(Separation),是一种法律行为,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之间因感情不和,一方或双方提出分开生活,停性生活,经济分开,互不关心帮助,从而不再履行夫妻间某些定义务但并不除双方婚姻关系...

商业贿赂的概念特征是什么(商业贿赂的概念特征有哪些)

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在销售、购买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排除竞争对手、获取利益,向交易对方、其受雇人员或者其代理人作出提供或者承诺行为。为达成交易提供一定利益不正当竞争行为。 接下来是田斌律师整理关于商业贿赂基本特征的相关内容。 一、商业贿赂基本特征是什么? 1、行为主体为经营者...

未遂和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的区别(犯罪预备与犯罪中止的区别是什么)

当前社会,在就业、出行、购物等各种情形时,都是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权益被他人侵害等一系列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了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面对这些法律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方式来维权了。在本文内容我们对犯罪预备未遂中止的联系是什么,犯罪既遂形态主要有以下四种:进行了答,希望能答您问...

犯罪中止的概念特征及处罚

一、犯罪中止的概念特征及处罚 犯罪中止就是在整个犯罪过程中的某个时刻,一个人突然脑子清醒过来,不想再犯罪了,或者他/她马上采取很多措施来防那个犯罪的结果出现。 这种情况下,这个人是有主动权,而且他真很想停止犯罪。 大多数地方,根据他们法律,对于这种途停止犯罪的人,通常比那种把事情做...

犯罪中止的有效性条件(犯罪中止的有效性是指什么)

判断一个人是否犯罪受到什么样制裁,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判断。违法事实不同阶段将直接影响犯罪量刑。法律术语将这些阶段称为犯罪形式。那么,刑法将故意犯罪分为几种形式呢? 网友咨询: 刑法将故意犯罪分为几类? 张磊律师答: 故意犯罪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发展过程不同阶段,即犯罪准备、...

强奸罪的犯罪中止的认定,强奸罪的犯罪中止的类型

一、的犯罪中止的认定,强奸罪的犯罪中止的类型 在犯罪行为实施过程,有意识地放弃或主动有效遏制犯罪后果,属于犯罪中止范畴。 对于这类中止者,若他们所实施行为并未给社会带来实质损害,相应司法处罚应予减免;倘若已经产生了实际损害,则应适度减轻处罚。 犯罪中止的分类方式多样 (一)依据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