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对强制保险制度的意见

(一)明确规定保险人不保事项。

笔者认为,立法中应当明确道路交通事故中以下情形作为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不保风险事故:第一,驾驶资格欠缺的驾驶员驾车所致之。如尚未取得驾驶或驾驶执照被吊销的人员肇事;第二,驾驶人故意造成的交通事故;第三,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交通事故;第四,因驾驶人酗酒、吸毒或服用麻醉药物等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第五,驾驶人或第三人从事犯罪活动引发的交通事故。排除这些事故的原因在于,责任保险中的交通事故应当是通常情况下发生的,而以上情形,或者是当事人故意造成事故,或者是当事人因严重违法行为引发事故,或者二者兼而有之。按照保险原理,故意造成事故或者从事严重违法行为的人是不应得到保险保障的,否则就不利于正确引导人们的行为,造成“鼓励”引发事故或违法犯罪的倾向。另外,当事人故意或严重违法的风险也是保险人在进行风险评估时难以测算的,因此应当将这些事故从机动车强责险的保障范围排除出去。当然,将这些事故排除在机动车强责险的保障范围之外,并不等于机动车强责险对这些事故中的受害者(尤其是无辜的受害人)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而是应当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首先为受伤的受害人垫付抢救费用。此时,保险人实际上承担着一定的社会保障责任,是保险业社会管理功能的体现。当然,为平衡当事人利益,补偿保险人因此支出的费用,法律应当赋予保险人于事后向责任人追偿的权利。

(二)强制保险制度可以考虑实行真正的商业化运营模式。

从实行商业化运营模式的国家或地区的立法案例来看,并不禁止保险从强制保险业务中获利。例如:在地区,强制保险采取商业运营模式,保险公司之间可以竞争,保险监管机构按照车辆用途、风险程度等因素制定详细费率表,供保险公司参考;在新加坡,强制保险实行完全的市场竞争,强制保险的条款、费率及其它事宜,与基本相同;在德国,强制保险的条款费率完全放开,保险监管机构不进行干预,监管目标通过对偿付能力指标的监管来实现。从实施情况看,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强制保险制度运行良好。我国应当借鉴这些立法经验,考虑实行真正的商业化运营模式,不应就保险公司是否盈利的问题作出太多限制。对强制保险的保险费率贯彻从车及从人因素,根据被保险人是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和是否有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等情况,由保险公司根据经营状况予以确定和调整。笔者认为这样的经营模式有助于保险公司之间竞争机制的形成,保险公司在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方面将得到有效提高,最终才能更好的保护受害人的利益。另外,强制保险实行差异化定价,才不至于发生少数高风险投保人(不良驾驶人)的责任危险,转由大多数投保人(优良驾驶人)分担,真正体现社会公平。

(三)加大执法力度,贯彻强制缔约制度。

我国立法采取的是绝对强制保险的立法模式,实行强制缔约制度,对投保人和承保人的合同自由加以限制。但笔者在执业中经常碰到未购买强制保险的情况,这说明强制缔约制度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没有完全达到地方性强制保险的立法目的。因此,统一规范的机动车强制保险制度实施后,国家应当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尤其要通过建立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确保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的所有人投保强制保险。同时,强制保险合同订立后,除被保险机动车被依法或丢失等少数情形外,投保人不得解除强制保险合同;强制保险合同订立后,除投保人对重大事项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对重大危险增加未履行通知义务等少数情形外,保险公司不得解除强制保险合同。

(四)应完善受害人的救助基金制度。

我国《》规定了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从我国立法看,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主要目的,是对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导致人身伤亡的用、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先行垫付。笔者认为需要对基金的管理机构、征收、赔偿等问题作出进一步的规定,以保证社会救助基金的正常运作。就救助基金的管理机构而言,应由非官方或半官方身份的非营利性组织来管理。因为救助基金来源和使用都是出于社会公益目的,因而不能从中获利,因此以盈利为目的的保险公司无疑是不适合的。而由政府来管理,无疑会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并与我国精简政府机构的潮流相违背。因此,由非营利和非政府性的社会中介组织来管理最合适。另外,要建立高效率的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应当考虑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与保险公司的关系问题。从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来源来看,从强制保险费中提取是最重要的渠道。但是,从强制保险费中提取多大的比例至关重要。如果将从强制保险费中提取的比例定得太高,将使救助基金的来源过分依赖强制保险费。

这样,基金的偿付风险将主要由保险公司承担。在基金发生亏损的情况下,从强制保险费中提取的比例将相应提高,基金的亏损在很大程度上要由保险公司承担。在这种情况下,强制保险的价格很难趋低,投保面无从保证,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的利益将难以保障。因此,合理规定基金的来源、基金亏损的弥补措施,是建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重要前提,对构建科学的机动车强制保险制度至关重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500383.html

对强制保险制度的意见的相关文章

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

《》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中第三者包括哪些? 第三者指除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外,因保险车辆致使保险车辆下人员或财产遭受损害在车下受害人。通俗讲第三者就是排除四种人:即保险人、被保险人、本车发生事故时...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英文翻译

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特征是强制性、广覆盖性以及公益性。在我国交通事故致人损害案件处理中,被保险人在受害人进行赔偿后,保险机构在保险事故损害,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赔偿。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 2、 3、 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特征是什么? 我国机动车交...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概念(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内容)

我们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生活是离不开法律,因此应该提高法律知识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刑事缺席审判概念内容有哪些,刑事缺席审判适用范围有哪些?问题,希望本篇文章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刑事缺席审...

强险制度的必要性是什么

实行制度是通过国家法规强制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购买相应责任保险,以提高三责险的面,在最大程上为交通事故受害人提供及时和基本的保障。 交强险负有更多社会管理职能。建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不仅有利于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获得及时有效经济障和医疗救治,而且有助于减轻交通事故肇事方经...

不断完善遗嘱信托制度的意义(遗嘱信托制度优势)

我国法律于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护自己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内容来了解一些和遗嘱信托法律制度是怎么规定相关法律规定。 遗嘱信托法律制度是怎么规定? 遗嘱信托规定是,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民...

强制离婚制度叫什么法律?——权威解答与重要建议,强制离婚制度的法律名称及建议

强制离婚制度叫什么法律?——权威解答与重要建议,强制离婚制度的法律名称及建议

强制离婚制度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并不常,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会涉及到,强制离婚是指在满足特定条件下,法院可以不经当事人申请直接作出离婚判决情形,强制离婚具体指是一系列什么法律规定呢?问题解答强制离婚一般指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家庭暴力、虐待、遗弃等情形下,法院依法双方婚姻关系进行处理一...

刑事诉讼回避制度论文(公安刑事回避制度的最新规定)

刑事诉讼案件中回避制度是,相关案件侦查人员、检查人员以及审判人员等因与案件或案件当事人具有某种利害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可能影响刑事案件公正处理,而不得参加办理该案一项诉讼制度。 刑事诉讼中回避制度是指什么? 刑事诉讼法回避制度的含义是说和案件有关联影响案件公正公平审理人员或者企业...

社区居民自治制度是什么(社区居民自治制度的内容)

社区是由生活在同一地理环境中成百上千居民组成小规模利益和命运共同体。社区居民拥有并享受相同或相似文化、风俗、卫生、交通、自然条件等政府服务。“远亲不如近邻。”小社区是一个和谐有序基本单位,但社区内邻居之间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冲突。如果有冲突,我们必须解决它们。冲突最好在萌芽状态下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