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是什么?
一、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是什么?
(一)精神痛苦的赔偿
精神痛苦是纯粹精神利益的损害,即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的非财产损害。这种损害是无形的,无法用金钱衡量。但是,财产补偿可以成为满足受害人人身及精神需要的物质手段。通过金钱补偿,可平复受害人精神创伤,慰籍其感情,通过改变受害人的外环境而克服其内环境即心理、生理以及精神利益损害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恢复身心健康。适用抚慰金安抚受害方,是一有效减轻和解决精神痛苦的方法。
(二)精神利益损害的赔偿
配偶精神利益损害主要指由精神利益受损所引起的直接财产损失。直接的财产损失包括配偶的人格权和身份权被侵害以后,身体健康相应地受影响或伤害,因恢复被侵害的权利而支出的必要费用,如精神遭受创伤致使无法工作而影响或失去工资收益;或致病需要医治等等。这些直接财产损失属于过错方赔偿的范围。配偶精神利益损害也包括由精神利益损害所引起的间接财产损失,例如,配偶身份解除使得无过错方配偶会失去原以配偶身份预期可得的财产利益。除了直接财产损失和间接财产损失之外,配偶精神利益损害还应包括纯粹的精神利益损害,即人格利益和身份的非财产因素的损害。
二、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咋要?
,是指夫妻一方有过错致使关系破裂,离婚时对无过错的一方所受的损失,有过错的一方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
民法典规定了离婚时的损害赔偿制度,因一方的法定过错导致离婚的,无过错的另一方依法享有赔偿请求权,婚姻法第4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三)实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除有以上情形外,主张离婚损害赔偿还应以双方具有合法的夫妻身份且已进入离婚诉讼程序为前提。提出离婚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符合婚姻法规定的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案件,如果被告不同意离婚也不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就此单独提起诉讼。
(二)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案件,一审时被告未基于婚姻法第46条规定提出损害赔偿请求,二审期间提出的,法院应当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在离婚后一年内另行起诉。
三、离婚中的精神损害赔偿由哪些要件构成
离婚中的精神损害赔偿由以下要件构成:
(一)违法行为;
(二)损害结果;
(三)离婚损害结果与行为人的违法行为必须具有因果关系;
(四)主观过错。
离婚损害赔偿指因夫妻一方的重大过错致使婚姻关系破裂,并对无过错方造成损失,导致婚姻关系破裂离婚时,过错对无过错所受的物质和精神损害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法律制度。
以上就是米律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是什么?的相关知识,根据上述文章的讲解,相信您已经知道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有哪些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米律,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