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疫情期间信用卡逾期到底会不会上征信?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无数人因收入锐减面临信用卡还款难题,当时最让持卡人焦虑的莫过于一个关键问题:疫情期间的特殊逾期记录,是否会被银行报送征信系统?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其实藏着许多容易被忽略的细节。
根据央行与银保监会2020年1月联合发布的专项政策,符合条件的持卡人可享受征信宽限期。但这里存在一个重大误区——并非所有逾期都能自动豁免!只有因疫情导致失业、隔离或收入下降超过30%的群体,在主动向银行提交书面申请并通过审核后,方可暂缓征信报送,而现实中,许多持卡人误以为所有逾期都会被网开一面,结果因未及时申请导致征信受损。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银行执行尺度存在差异,例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国有大行普遍采取"先暂缓报送,后补充材料"的灵活政策;而部分股份制银行则要求必须提前5个工作日提交医院证明、隔离通知等佐证文件,更有持卡人因不了解政策时效性吃亏——该宽限政策仅覆盖2020年1月24日至6月30日期间产生的逾期,且单笔宽限期最长不超过90天。
对于已产生征信记录的补救措施,监管部门留有特殊通道。持卡人可在2023年12月31日前,凭当时的确诊证明、隔离文件等材料,向征信中心提出异议申诉,但这个过程需要提交完整的证据链,包括银行沟通记录、收入骤减证明等,绝非简单申请就能抹去记录。
【建议参考】
- 立即调取2020年信用卡账单,确认逾期是否发生在政策有效期
- 保留当时所有疫情相关证明(如社区隔离通知、工资流水对比)
- 若已产生征信问题,可通过银行客服发起"征信异议核查"流程
- 定期通过央行征信中心官网(www.pbccrc.org.cn)查询个人信用报告
【相关法条】
-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五条:因自然灾害、疫情等不可抗力导致的信息主体失信信息,信息提供者应当予以标注
- 银保监办发〔2020〕15号文:对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等四类群体,金融机构应依调整后的还款安排报送信用记录
- 《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银发〔2020〕29号)第三条:完善受疫情影响的社会民生领域的金融服务
【小编总结】 疫情不是征信保护的"免死金牌",关键在"主动"二字。 三年过去,仍有大量持卡人因当年操作不当面临征信困扰,建议立即采取"三步走"策略:核查逾期时间点→整理证明材料→发起征信异议。银行系统不会自动豁免任何逾期记录,那些声称"疫情期间逾期不上征信"的说法,往往忽略了申请程序的必要性,您的信用资产,值得更专业的守护。
2020年疫情期间信用卡逾期到底会不会上征信?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