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费不给起诉有用吗
一、抚养费不给起诉有用吗
抚养费不给起诉是有用的。
(一)法律保障
1. 在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的义务。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应支付抚养费。如果一方拒不支付抚养费,另一方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
2. 法院判决具有强制执行力。一旦法院判决要求支付抚养费,支付方就必须按照判决履行义务。若仍然拒不支付,法院可采取多种强制执行措施,如查询、冻结、划拨其银行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其财产等。
(二)维护权益
1. 对于未成年子女权益的维护。起诉可以确保子女在成长过程中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保障他们的生活、教育、医疗等需求。
2. 对于抚养方的权益维护。抚养方承担着照顾子女的主要责任,起诉可以让其在经济上得到应有的支持,减轻自身的经济压力。
所以,抚养费不给时,起诉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
二、了还能重新起诉要孩子吗
离婚后可以重新起诉要求孩子抚养权。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变更抚养权的诉讼:一是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二是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者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三是已满八周岁的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四是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
法院在审理变更抚养权案件时,会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作出判决。所以,即使离婚时已经确定了抚养权归属,当出现法定情形时,另一方是可以重新起诉要求变更孩子抚养权的。
三、与抚养权的区别
扶养与抚养权主要存在以下区别:
1. 概念内涵不同。扶养是广义概念,包括长辈对晚辈的抚养、平辈之间的扶养以及晚辈对长辈的等多种情况,是一种基于一定亲属关系而存在的互相供养和扶助的法定义务。而抚养权主要是指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利和义务,侧重于父母对子女的养育、照顾、保护等方面。
2. 主体不同。扶养的主体范围更广,除了父母子女关系外,还包括夫妻之间、兄弟姐妹之间等特定亲属关系。抚养权的主体主要是父母或者其他法定针对未成年子女。
3. 目的有所区别。扶养的目的在于保障亲属间在生活上互相照顾扶持,以维持家庭关系稳定和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抚养权的目的更多地在于保障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包括提供生活条件、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保障。
以上是关于抚养费不给起诉有用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