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可以拒绝支付抚养费
一、什么情况可以拒绝支付抚养费
在特定情况下,一方可以拒绝支付抚养费,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支付方丧失劳动能力且无其他经济来源。例如,支付方因导致身体残疾,完全丧失工作能力,又没有积蓄、投资收益等其他经济来源,无法维持自身基本生活,也就无力支付抚养费。
(二)支付方确实无收入。比如长期失业且未能找到新的工作,没有任何经济收入用以支付抚养费,在此种情况下,可暂不支付,待有收入后再行支付。
(三)抚养方滥用抚养费。若抚养方将抚养费用于非抚养孩子的必要用途,如用于自身奢侈消费等,支付方在提供相关证据后,可要求暂停支付抚养费,待抚养方改正行为后再恢复支付。
(四)抚养关系发生变更。如孩子被依法,原支付抚养费的一方可停止支付。总之,拒绝支付抚养费需有合理合法的依据,并通过合法途径解决。
二、抚养费不给被怎么办
若抚养费不给而被强制执行,有以下相关情况及应对方式:
(一)财产查询与划扣。会查询被执行人的各类财产信息,如银行存款、房产、车辆等。若发现有足够存款,会直接划扣相应金额用于支付抚养费。
(二)财产查封与拍卖。对于被执行人名下的房产、车辆等有价值财产,法院可依法进行查封。若被执行人仍不履行义务,法院会对查封财产进行评估、拍卖,以拍卖所得款项支付抚养费。
(三)信用惩戒。被执行人可能会被纳入名单,受到信用惩戒。其出行、消费等方面会受到限制,比如不能乘坐高铁一等座、不能进行高消费等,促使其主动履行支付抚养费的义务。
(四)司法拘留。若被执行人有能力支付抚养费却拒不支付,情节严重的,法院可对其采取司法拘留措施,限制其人身自由,以威慑其履行义务。总之,被强制执行后,被执行人应尽快履行支付抚养费的义务,避免承担更严重后果。
三、未成年子女的抚养费如何计算
未成年费的计算,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
(一)子女实际需要。要结合子女的生活、、医疗等实际支出情况确定。比如子女患有重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相应的医疗费用就应纳入抚养费考虑范畴。
(二)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20%至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三)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不同地区生活成本差异较大,抚养费数额也应有所不同。经济发达地区,生活成本高,抚养费相对也会高一些。
此外,抚养费的给付方式一般有定期给付和一次性给付两种。在确定抚养费数额时,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如子女突发重大变故或父母一方经济状况发生重大变化等。
以上是关于什么情况可以拒绝支付抚养费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