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不想付抚养费怎么办
一、离婚后不想付抚养费怎么办
离婚后不想付抚养费这种想法在法律层面是难以实现的。抚养费是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应尽的法定抚养义务的体现,具有强制性。具体阐述如下:
其一,从法律规定看,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支付抚养费的义务。
其二,若拒绝支付抚养费,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可通过协商或法律途径解决。协商不成时,可向提起诉讼,要求对方支付。法院作出判决后,若仍不支付,直接抚养方可以向法院申请,法院有权采取查询、冻结、划拨等执行措施。
其三,若确实存在经济困难等特殊情况,可与直接抚养方协商,或通过法律程序申请变更抚养费数额,但不能完全免除支付义务。总之,支付抚养费是法定义务,应依法履行。
二、离婚后孩子怎样争取
争取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需从多方面着手。
一是自身抚养条件。要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医疗条件。例如,提供自己的工资单、明等,证明有能力保障孩子的生活需求。
二是自身抚养意愿。要向法庭表明自己真心愿意抚养孩子,愿意为孩子的成长付出时间和精力。比如,阐述自己对孩子教育、生活规划等方面的具体想法。
三是孩子生活环境。若孩子长期与自己生活,已形成稳定的生活环境和情感依赖,对争取抚养权有利。可提供邻居、学校老师等证言。
四是对方抚养不利因素。如对方有不良嗜好、生活习惯不稳定、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孩子等证据,能增加自己争取抚养权的优势。
此外,八周岁以上的孩子,其真实意愿在抚养权判定中也会被参考。争取抚养权过程中,要充分准备相关证据,以增加胜诉可能性。
三、夫妻离婚如何争取抚养权
争取抚养权需从多方面着手。一是自身抚养条件,稳定的收入是重要基础,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物质生活保障。例如有固定工作、可观收入,可向法庭展示工资单、银行流水等证明。
二是自身生活环境,居住环境要利于孩子成长,如住房宽敞、周边配套设施完善,像有优质学校、医院等,且居住环境安全、安静。
三是自身陪伴时间和教育能力,能有较多时间陪伴孩子,关注其身心发展;自身具备正确教育理念和方法,可举例说明自己参与过的亲子活动、学习过的教育课程等。
四是孩子意愿,若孩子已满八周岁,其真实意愿对抚养权归属有重要影响,要尊重并引导孩子合理表达想法。
同时,还需注意收集对方不利于抚养孩子的证据,如对方有不良嗜好、暴力倾向或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孩子等,以增加自身争取抚养权的优势。
以上是关于离婚后不想付抚养费怎么办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