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众斗殴罪未遂量刑标准
一、聚众斗殴罪未遂量刑标准
聚众斗殴罪不存在未遂形态。聚众斗殴罪是行为犯,只要实施了聚众斗殴的行为,就构成该罪既遂。
聚众斗殴罪是指为了报复他人、争霸一方或者其他不正当目的,纠集众人成帮结伙地互相进行殴斗,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一旦聚众斗殴的行为开始实施,其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破坏就已产生,不存在因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情况。
依据《刑法》规定,犯聚众斗殴罪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或者;存在多次聚众斗殴、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等情形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以,对于聚众斗殴行为,重点在于判断是否符合该罪的构成要件,而非考量未遂情节。若在实践中存在尚未着手实施聚众斗殴行为的情况,如仅仅为斗殴做准备、策划等,通常不以聚众斗殴罪论处,可能根据具体情况,以其他相关罪名或不构成犯罪进行处理。
二、聚众斗殴罪未成年怎么处理
对于未成年人犯聚众斗殴罪的处理,需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一是刑事责任年龄。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聚众斗殴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参与聚众斗殴,在斗殴中致人重伤、死亡的,应当按照或者定罪处罚;仅参与一般性斗殴的,不负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人犯聚众斗殴罪,应负刑事责任。
二是量刑方面。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在聚众斗殴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未成年人,可认定为从犯,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三是其他处理措施。对于因不满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应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
三、聚众斗殴罪是故意还是过失
聚众斗殴罪是故意犯罪。
从要件来看,聚众斗殴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行为人通常具有通过聚众与他人相互殴斗的故意心态,积极追求这种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结果发生。无论是组织者、策划者,还是参与者,一般都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引发大规模的相互打斗,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情况出现。
这种故意犯罪的性质体现在行为人的行为动机与目的上。多数情况下,行为人出于逞强好胜、争霸一方、报复他人等目的,纠集多人进行斗殴。其行为并非由于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的过失导致,而是基于主观故意,主动实施聚众斗殴行为,严重破坏社会公共秩序。因此,根据刑法规定与司法实践认定,聚众斗殴罪属于故意犯罪。
以上是关于聚众斗殴罪未遂量刑标准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