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团伙诈骗未遂怎么判
一、诈骗团伙诈骗未遂怎么判
诈骗团伙诈骗未遂的量刑,需依据《刑法》相关规定综合判断。首先,对于未遂犯,可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
在考量具体刑罚时,要结合诈骗团伙的具体情形。一是要看诈骗团伙所涉诈骗金额。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不同,量刑档次有别,如数额较大、巨大、特别巨大对应的量刑范围不同。即便未遂,金额的认定也影响量刑幅度。二是考虑犯罪情节。例如,是否有多次诈骗、造成恶劣社会影响、针对特定群体诈骗等情节,这些会加重处罚;若存在、立功、从犯等情节,则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一般而言,数额较大的诈骗未遂,可能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能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能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并处罚金或。不过具体量刑,由法院根据案件具体事实和证据依法判定。
二、群体诈骗如何定性诈骗
群体诈骗定性需综合多方面因素。首先,从主观故意判断,若群体成员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共同故意,通过共同谋划、分工协作实施诈骗行为,即符合诈骗主观要件。例如,有的群体专门设计虚假投资项目,成员分别负责拉客户、虚假宣传、操作资金等环节,目的就是骗取客户钱财,这体现了共同非法占有的故意。
其次,看客观行为表现。群体诈骗往往呈现出组织性、系统性特征。他们可能虚构事实,如编造虚假身份、虚假项目;或隐瞒真相,对关键信息进行隐瞒。以网络刷单诈骗为例,通过虚假承诺高额回报吸引人员参与,隐瞒刷单骗局本质,实施诈骗行为。
再者,关于诈骗数额认定。一般以群体诈骗所得的全部数额来考量,各成员按在犯罪中所起作用承担相应责任。主犯对全部诈骗数额负责,从犯根据其参与程度、作用大小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总之,群体诈骗定性要全面审查主观故意、客观行为及数额等关键要素,准确认定犯罪性质与各成员责任。
三、诈骗团伙诈骗凶宅怎么判
诈骗团伙诈骗凶宅,其定罪量刑主要依据《刑法》中关于的规定。首先,认定诈骗罪需判断该团伙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被害人财物。对于凶宅诈骗,可能存在对房屋真实情况的隐瞒或虚假描述来误导被害人。
量刑方面,依据诈骗财物的价值大小以及犯罪情节严重程度来确定。若诈骗数额较大,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此外,团伙作案中,需区分主犯、从犯。主犯对犯罪起主要作用,按其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从犯起次要或辅助作用,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同时,是否有自首、立功、退赃退赔等情节,也会影响最终的量刑。
以上是关于诈骗团伙诈骗未遂怎么判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米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