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伪劣产品罪有未遂之说
一、生产伪劣产品罪有未遂之说
要判定是否构成制造假冒伪劣商品未遂的话,首先要看行为人是不是已经开始行动了那什么才算是他开始行动的标志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他开始制造假冒伪劣商品这个动作。然后这个人的行为还没有完全达到犯罪成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制造成功)的程度。对于这个来说,成功的标准就是销售金额达到了五万块钱。最后一点,如果这个人的行为还没能成功,那肯定是因为有一些超出他自己控制范围之外的因素影响了他。
《》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
二、制造伪劣产品罪怎么判刑
在涉及此法令中所规定的各宗罪行时,依照案涉产品及其所获销售额作为衡量标准来界定刑事责任大小。具体如下:
(1)产品销售额达到五万元至二十万元之间的,处以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刑罚,同时附加判处销售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两倍以下的罚金;
(2)产品销售额在二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之间的,将被判处两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同时附加判处销售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两倍以下的罚金;
(3)产品销售额在五十万元至二百万元之间的,将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同时附加判处销售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两倍以下的罚金;
(4)产品销售额超过二百万元的,将被判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同时附加判处销售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两倍以下的罚金或没收全部财产。
三、假冒伪劣产品公安直接立案吗
1.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时,消费者有权向警方报案解决问题。若警察判定其涉及到刑事犯罪的范畴并决定进行正式立案调查,则应在适当时间内向报案者通告不立案的详细理由。
2.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条文的规定,当公安部门接收到市民提供的相关案件信息之后,首先应进行初步审核工作。若发现确有涉嫌恶性事件的犯罪行为存在,并且该事件需由本署负责处理,则须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审批通过后,方能正式启动立案程序。反之,若经过仔细审查后,发现并无犯罪事实发生,或犯罪情节极其轻微无需追究刑事责任,亦或是存在其他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同样也需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方可作出不予立案的决定。
以上是关于生产伪劣产品罪有未遂之说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