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贿罪存在犯罪中止吗
一、受贿罪存在犯罪中止吗
受贿罪存在犯罪中止。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对于受贿罪而言,在受贿犯罪过程中同样可能出现犯罪中止的情形:
其一,在受贿行为尚未完成时,行为人基于自身意志主动放弃收受财物等受贿行为。例如,人已将财物送至受贿人家中,受贿人在尚未实际控制财物前,认识到受贿行为的违法性和严重性,主动拒绝接受该财物,这种情况下可构成犯罪中止。
其二,在受贿行为完成后,犯罪结果尚未发生时,行为人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比如受贿人收受财物后,在财物尚未对国家公职行为的公正性等造成实际损害前,主动退还财物并积极消除不良影响,也可能成立犯罪中止。
需要注意的是,认定受贿罪的犯罪中止,需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意志、行为表现以及是否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等多方面因素,由司法机关根据具体案件情况进行判定。
二、行贿的钱少就不算了吗
行贿罪的认定并非单纯以行贿金额多少来判定。
一方面,行贿金额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行贿罪的成立与否。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司法解释,行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一般应当以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但这并非绝对标准。
另一方面,即便行贿数额未达到上述标准,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应以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其一,向三人以上行贿的;其二,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的;其三,通过行贿谋取职务提拔、调整的;其四,向负有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等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实施非法活动的;其五,向司法工作人员行贿,影响司法公正的;其六,造成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
所以,不能简单认为行贿的钱少就不算行贿罪,需综合多方面因素,依据具体案件情况和法律规定来确定是否构成行贿罪。
三、被索贿的人是否构成犯罪
被索贿的人是否构成犯罪,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一是如果被索贿人没有获取不正当利益,一般不构成犯罪。例如,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向他人索贿,对方虽不情愿但因害怕等原因给予财物,而该被索贿人在相关事务中没有谋取到诸如项目承包、违规许可等不正当利益,这种情况下,被索贿人通常不构成行贿罪。
二是若被索贿人给予财物后,获取了不正当利益,则构成行贿罪。比如,在工程招投标中,被索贿人向索贿的公职人员送钱后,得以违规中标,获取了本不应得到的工程承包权,这种情况下,被索贿人谋取了不正当利益,其行为构成行贿罪。
综上,被索贿人是否构成犯罪的关键在于其是否因给予财物而获取了不正当利益,在司法实践中,会结合具体案件事实和证据进行综合认定。
以上是关于受贿罪存在犯罪中止吗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米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