贩卖毒品罪未遂与既遂如何认定
一、贩卖毒品罪未遂与既遂如何认定
贩卖毒品罪的既遂与未遂认定较为复杂。
(一)既遂认定
1. 进入交易环节说。如果贩毒者已经将带入交易环节,不论其是否完成交易,均应以既遂论处。例如,贩毒者与购毒者已经约定好交易地点、时间,并且将毒品带到交易现场,即使尚未实际交付毒品取得钱款,也认定为既遂。
2. 实际交付说。当贩毒者将毒品实际交付给购毒者时为既遂。这种观点强调毒品的实际转移占有,是较为传统的既遂认定标准。
(二)未遂认定
如果贩毒者已经着手实施贩卖毒品的行为,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将毒品带入交易环节或者未能完成交付,应认定为未遂。比如,在前往交易地点途中被警方抓获,毒品未能到达交易现场;或者在交易时被警方当场查获,毒品尚未交付到购毒者手中等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司法实践可能会根据具体案件情况在认定标准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都围绕着交易环节的进程以及毒品的控制状态来判断。
二、如何认定毒品含量偏低
在毒品犯罪中认定毒品含量偏低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量:
一是鉴定方面。通过专业的鉴定机构和科学的鉴定方法对查获的毒品进行成分和含量分析。若鉴定结果显示毒品中有效成分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同类毒品正常的含量范围,则可认定为含量偏低。
二是参考毒品的来源及加工情况。如果查明毒品是经过多次转手、稀释,或者是在粗制滥造的简易加工环境下制成,往往可能导致毒品含量偏低。例如,一些自制的新型毒品,由于缺乏精确的合成工艺,可能有效成分含量不高。
三是对比同类典型毒品的含量标准。司法机关会依据以往同类型毒品的含量数据作为参照,当查获的毒品含量显著低于该参照标准时,就可能被认定为含量偏低。但需注意,即使毒品含量偏低,也不能改变毒品犯罪的性质,只是在量刑时可能作为一个酌情从轻的情节予以考虑。
三、贩卖毒品多少才是犯罪
贩卖毒品不论数量多少都构成犯罪。
我国法律对毒品犯罪持严厉打击态度。贩卖毒品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人民健康的行为。毒品的危害巨大,它不仅摧毁个人的身心健康,还会破坏家庭关系,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治安恶化、传染病传播等。所以,只要存在贩卖毒品的行为,哪怕是极少量的毒品交易,都会受到的制裁。具体的量刑则会根据贩卖毒品的种类、情节等因素来确定,例如海洛因、冰毒等不同种类毒品在量刑时会依据相应的法律标准,同时,是否存在多次贩卖、是否有组织地进行贩卖等情节也会影响最终的刑罚。
以上是关于贩卖毒品罪未遂与既遂如何认定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米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