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中止的处罚原则是什么?
一、犯罪中止的处罚原则是什么?
当有人在犯罪的过程中突然不想干了或者阻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时,这种情况就叫做“犯罪中止”。
这时候警察叔叔就要来处理这件事啦,他们会看这个人到底有没有对社会造成什么伤害,然后再做出相应的惩罚决定。
通常来说,如果这个人中止犯罪后没给别人带来任何损失,那他可能就不用受罚了;但如果他的行为导致了一些不好的后果,那他可能就得稍微减轻点惩罚。
要想被认定为犯罪中止,需要满足几个条件呢。
首先,这个人心里得真的不想再犯罪了,而且他还得意识到自己还有能力去做坏事或者让犯罪结果发生,但是他主动选择了不去做。
他得采取实际行动来停止犯罪,比如停止犯罪行为或者让正在进行的犯罪中断。
最后,这个人的行为得发生在犯罪过程中,也就是说从他开始准备犯罪到犯罪结果发生这段时间里都算。
如果犯罪过程已经结束了,那就不能算是犯罪中止了。
《》第二十四条【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二、犯罪中止怎么处罚会有案底吗
犯罪中止就是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己停手了或者成功阻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
这种情况下,虽然不用坐牢,但是档案里还是有记录的,公安局会一直保存着。
不过,即使是犯罪中止,也不代表可以逃脱法律制裁,如果造成了严重后果,还是会按照既遂的来判罚。
当然,如果情节特别轻微,没被判刑的话,那就不会留下案底。
根据我们国家的刑法规定,如果中止犯没有造成伤害,那就应该免除处罚;如果造成了伤害,那就得减轻处罚。
所以说,犯罪中止到底会不会留下案底,还得看具体情况。
如果被判刑了,那肯定会留下案底;但如果情节轻微,没被判刑,那就没事儿。
以上是犯罪中止的处罚原则是什么?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