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题型区别
一、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题型区别
1. 发生时间不同:犯罪未遂系已开始执行犯罪后,预备阶段无此情况。
犯罪中止需在实行犯罪时或之后自行停止;
2. 未成原因有异:犯罪未遂因意外因素导致未成功,实际效果违背行为者本愿,即愿望未能实现。
犯罪中止由主观意愿主动终止;
3. 成果差异明显:犯罪未遂以行为未能达成完全犯罪条件为结局,非未引发损害后果。
犯罪中止要求彻底放弃犯罪,且应防止先前犯罪行为所致法定结果发生;
4. 刑责轻重各异:未遂犯可参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中止犯若未产生损害,可免予处罚,若已造成损害,则应减轻处罚。
中止犯处罚较未遂犯轻,旨在激励犯罪者及时停止犯罪,保障国家及民众权益不受侵害。
《》第二十四条【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二、犯罪中止和预备的区别
1.含义差异:犯罪预备是为犯罪行动做前期准备;犯罪中止则是在犯罪过程中主动放弃或有效阻止结果。
2.惩处力度:预备犯较既遂犯可减、轻罚甚至免责;中止犯若无损失当免责,反之当减轻。
3.停顿时刻:犯罪预备始于行动前的准备阶段;犯罪中止则在既遂前任意时段均可能出现。
4.停顿原因:犯罪预备因意志外因素导致;犯罪中止由行为人自行放弃犯罪所致,即前者“想而不行”,后者“行而不想”。
以上是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题型区别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